随着除夕佳节的日益临近,“春晚大厨们”正在争分夺秒、加班加点地赶制这道“年夜大餐”。近期,许多心急的观众和网友已经急不可耐地开始炮制“节目单”和“主持人名单”,但这些传闻都被春晚剧组官方一一否决。
12月21日,距离羊年春晚只剩50多天的时间,春晚语言类节目第一次审查在央视老台址如期举行。共有包括相声、小品在内的8个节目参加了审查,从参审效果来看,“数量多、题材丰富”成为羊年春晚显著的特点之一,涵盖了社会公德、家庭伦理等多个备受大家 全媒体时代的融合,多元风格的乱入,网络语言的风靡,已经将当今观众的审美趣味和笑点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很多观众已经不能被简单的搞笑伎俩逗笑,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羊年春晚剧组充分意识到这一问题后,为了在除夕之夜给观众带来欢乐,专门在审查中纳入了“笑果测评体系”,真是可谓“蛮拼的”。审查当天,除了有春晚审查小组对节目整体把关之外,还有专门的监测人员使用“掌声记录仪”监测现场观众在自然放松状态下对各个节目的鼓掌情况、笑声分贝等数据,同时配以研究员,对现场观众在各个时点的反应进行记录。审查结束后将立即组织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的观众代表进行座谈,从小品的故事情节、台词、演员等多个方面汇总大家的观后感和意见建议,从而形成一种更科学更合理的测评机制,真正将叫座又叫好的节目搬上春晚的舞台。
在春晚倒计时70天之际,春晚剧组曾列出“任性”、“萌萌哒”、“那么问题就来了”等一系列年网络流行语,并向广大网友征集“不希望在春晚上听到的流行语”。这一征集在网上引发了强烈反响,很多人表示不希望春晚语言类节目成为网络流行语“回炉”的平台,而应该成为流行语孕育创新的地方。羊年春晚剧组也表示,将尽量避免用网络流行语“炒冷饭”,争取多给观众创造一些新鲜的段子和笑料。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