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重症肌无力 > 病情诊断

龙氏正骨梨状肌综合征的诊断,治疗

梨状肌综合征:是指梨状肌的急慢性损伤而引起的梨状肌水肿、痉挛、肥厚等刺激或压迫坐骨神经及其它骶丛神经、臀部血管等而引起以坐骨神经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系列症候群。

什么是梨状肌综合征?

梨状肌起于第2、3、4骶椎前面,分布于小骨盆的内面,经坐骨大孔入臀部,止于股骨大转子后面。

髂内动脉在此分为臀上动脉和臀下动脉,分别经梨状肌上,下孔穿出至臀部,分支营养臀肌和髂关节。

此肌因急、慢性损伤,或加上解剖上变异,致易发生损伤性炎性改变,刺激或压迫神经,而产生腰腿痛,称为梨状肌综合症。

病因

病因主要是梨状肌的急性或慢性损伤。

梨状肌损伤是导致梨状肌综合征的主要原因,梨状肌损伤后,局部充血水肿或痉挛,反复损伤导致梨状肌肥厚,可直接压迫坐骨神经而出现梨状肌综合征。

其次,梨状肌与坐骨神经的解剖关系发生变异,也可导致坐骨神经受压迫或刺激而产生梨状肌综合征。

此外,由于部分妇科疾患如盆腔卵巢或附件炎症,以及骶髂关节发生炎症时,也有可能波及梨状肌,影响通过梨状肌下孔的坐骨神经而发生相应的症状。

梨状肌综合征的运动康复

康复训练的指导原则:降低梨状肌的张力,改善相关肌群的肌力不平衡,纠正相关的生物力学改变。

康复目标包括:

●减轻疼痛

●通过牵拉及力量训练和按摩以提高相关肌群的柔韧性

●恢复正常运动

●预防损伤发生

●减轻疼痛

●口服NSAID类药物

●热敷,每天3次,每次20分钟。有助于放松肌肉,促进血液循环

●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包括跑步)

●轻柔的梨状肌牵拉训练,可减轻对坐骨神经的压迫,从而减轻疼痛

●牵拉及力量训练

●待疼痛减轻后,可逐步开始肌肉牵拉训练,每天3组,每组5次,每次维持30秒

●梨状肌力量训练,与牵拉训练相结合

●肌肉按摩,隔天一次,以降低肌张力

●同时进行腘绳肌、腹股沟、髋内收肌及下背部肌肉的牵拉和力量训练

●恢复正常运动

鉴别诊断

1.腰椎间盘突出本病常有腰痛伴坐骨神经痛,腰椎代偿性侧弯畸形。

腹部加压可加重或诱发坐骨神经痛,坐骨神经损伤范围与突出椎间盘部位有关。

直腿抬高试验与加强试验阳性,4字试验阴性(梨状肌综合征最易误诊为该病)。

2.神经鞘膜瘤高位神经鞘膜瘤较少见。症状进行性加重,与活动或休息无关。

臀部有较强的Tinel征,但难以在局部扪及条索状瘤体。有时可在B超发沿坐骨神经表面均匀增厚的回声带。

手术和病理检查是最终确诊手段。

治疗方式

对梨状肌进行压揉:

对梨状肌进行起止点压揉,并且也可以在对梨状肌拉伸的状态下压揉。

拉伸梨状肌:

病人仰卧,治疗侧的髋部和膝部屈曲,治疗师一手抓住膝盖,并尽可能的屈曲髋关节,并外旋45到60度,用前臂贴着小腿并将小腿摆在内收位置,稍微下压以防止髋部抬起;另一手放在肌肉终点处往肌腹方向来拉伸梨状肌。

注:梨状肌虽有外旋功能,但是在拉伸中并没有将髋部内旋,其主要原因是梨状肌在髋部屈曲超过90度时变成内旋肌。(根据梨状肌起止点进行分析)

相关肌肉筛查臀部肌肉、髋部其他深层短外旋肌群、腰方肌与梨状肌都有密切的联系,因此需要对其进行筛查。

关于举办《脊椎病因治疗(龙氏正骨)手法复位精讲班》邀请函尊敬的医师/医生:“脊椎病因治疗学”是由我国著名骨科专家魏征、龙层花教授历经半个世纪基础及临床研究而创立的,是一门研究脊椎失稳和错位等造成脊椎、周围神经、血管、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病症的新兴学科。龙氏正骨推拿以脊柱解剖、生物力学和脊椎病因理论为基础、运用独特的“三步定位诊断法”及纠正脊椎错位的“四步十法”,具有科学严谨、定位准确、无痛安全的特点,是既治标又治本的脊椎病特效治疗方法。是国家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指定的“全国适宜推广技术项目”、“十年百项重点推广项目”。魏征、龙层花教授等编著的《脊椎病因治疗学》是我国脊椎病因学的奠基之作,年由香港商务印书馆出版后,已再版了4次仍供不应求。脊椎病因治疗学还被多家医学院校列入本科生课程,国际上,世界各地数万名医学同道在临床上广泛应用龙氏治脊疗法,对各种颈椎、腰痛、腰椎增生、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急慢性腰扭伤等病症,疗效确切。这套手法可以对脊椎病因引发的疾病进行辨证施治,其特点为:稳准、轻巧、无痛、安全,疗效确切,现已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科研课题和成果推广应用。

一、主讲嘉宾:段俊峰:魏征教授和龙层花教授的研究生、指定接班人、从事龙氏正骨研究至今40多年(pan七十医院成立脊椎病研究小组,以魏征教授和龙层花教授为核心,王有刚、张德新、符史发、段俊峰为成员,组成6人研究小组,开始从事脊椎病研究);主任医师、教授、研究生导师、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脊椎相关疾病研究所所长;中华中医药外治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针法微型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软组织疼痛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军康复与理疗学会副主任委员,全军颈肩腰腿痛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解放军推拿理疗中心顾问,广州军区康复理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物力医学与康复学会副主任委员,省康复学会常务理事,广州市物理医学与康复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脊柱医学杂志副主编,中国临床康复、颈腰痛杂志、中华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华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编委。

段俊峰教授毕业于第一军医大学、北京医科大学,70年代初与魏征教授、龙层花教授从事《脊椎病因治疗学即龙氏正骨推拿复位手法》的研究与临床实践至今40余年。承担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重点课题,开创了独具特色的“微型外科”(微针介入)治疗法,擅长于治疗各种疑难性颈肩腰腿痛类疾病如各型颈椎病、颈性眩晕、颈性头痛、顽固性肩周炎、网球肘、狭窄性腱鞘炎、肌筋膜炎、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增生性骨关节炎、跟痛症、骨关节损伤、软组织损伤、强直性脊柱炎等,无需开刀,疗效达国际先进水平,治愈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大量病人。

助教:陈老师。二、主讲内容:脊椎相关疾病概论脊椎病的应用解剖及生理基础;脊椎病的病因、病机;脊椎病诊疗进展;脊椎病的影像学诊断;三步定位与诊断颈椎病合征(颈椎正骨四步十法):1仰头摇正法2低头摇正法:3侧头摇正法:4俯卧摇肩法:5侧向搬正法:6挎角搬按法:7俯卧冲压法(旋转分压法:8侧卧推正法:9.牵引下正骨法:10.反向运动法:腰椎综合征及正骨推拿(腰椎正骨法10法):1双手重叠直接冲压法:2双手间接分压法:3俯卧牵抖冲压法:4俯卧牵引兜肚法:5俯卧摇腿揉腰(背)法:6坐式旋转摇扳法:7侧卧摇按法:8俯卧按腰扳腿法:9抱膝滚动法:10背晃法:胸椎综合征及正骨推拿(胸椎正骨法五法):1单向冲压法:2俯卧双向分压法:3俯卧旋转分压法:4肋骨平推法:5俯卧定向捶正法:骨盆旋移综合征:A.腰骶关节错位、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骨盆旋移症者:1、摇腿揉腰法2、侧卧搬按法3、牵抖冲压法4、双向分压法或直接冲压法。B.骶髂关节错位:1、侧卧牵抖冲压法2、屈髋屈膝旋髋按压法3、俯卧牵抖冲压法。

三、招生对象:1、各级医疗机构推拿科、正骨科、小儿推拿科、康复理疗科、针灸科、疼痛科等科室医师。2、个体养生馆、推拿馆、保健按摩、健康管理机构等从事中医推拿的医生均可参加。3、各从事推拿、正骨、整脊技术、教学、科研机构相关人员。

四、讲课模式:1、段俊峰教授亲自手把手教学、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2人一组手法练习。2、报道时交1寸免冠白底彩色照片1张,颁发有结业证书。

3、根据国家相关法律、保护个人隐私:学习期间不允许录像。五、时间:每月1期,长年有效。

第84期:5月26日-31日(26日报到)地点:广州

第85期:6月16日-21日(16日报到)地点:广州




转载请注明:http://www.fdhhc.com/bqzd/112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