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重症肌无力 > 病情诊断

绥阳大山里,39名孤寡老人拥有同一个l

李元俊

大山里的青杠塘镇敬老院

是孤寡老人的家

也是李元俊的家

26岁那年,李元俊在青杠塘镇后槽村一所村小任代课教师,18年后,经过村民选举,到后槽村任职村干部,此后8年,李元俊扎根群众,与民为伴,年任职村委会主任。

“敬老院院长可清苦哩,责任大,还没前途!”起初,很多村民不理解李元俊为什么去敬老院。

“我是共产党员,做的就服务群众的事,孤寡老人也是群众呐!”李元俊看来,敬老院的老人更需要服务,那里一定有自己的“新天地”。年10月,李元俊正式担任青杠塘敬老院“院长”,成为39名孤寡老人的“儿子”。

幸福话儿说不完

青杠塘敬老院共余间住房,可容纳余名老人入住,刚来时,敬老院只有14名老人,李元俊需要负责他们的安全、健康管理及日常起居等,每天同他们一起就餐、生活。后来,敬老院老人渐渐增多,李元俊喊来妻子一起照料老人,真正把家安在这里。

如何服务好老人?李元俊的“标准”很简单,就是当好他们的儿女。

“把这些老年人服务好,主要是对他们生活的饮食起居都要照顾好,让他们感觉就算没有子女,好像也有子女照顾他们一样。”李元俊说。

庙湾村孤寡老人林仕勇腿脚不便,而且患有眼疾,起初不愿来敬老院,经过村干部反复劝说,后来勉强答应。没成想,林仕勇来敬老院刚住几天便决定留下来,一半是因为居住环境,一半是因为李元俊的悉心照顾。

“以前不能自己上厕所,哪儿都去不了,饭都不得吃,我能怎么办?现在洗头洗澡,洗衣服,端洗脚水、洗脸水,他都帮忙,他对我们好得很。”一向执拗的林仕勇也对李元俊竖起大拇指。

每天一次起居卫生巡视、每周一次安全会议、每季度一次老人集体生日宴;老人身体不适,李元俊就护送就医,老人重病住院,李元俊就陪护在床沿;老人们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李元俊都得周详安排。

幸太友老人原本住在宽阔水原始森林覆地,由于不通公路,每次来镇上赶集要走近5小时山路,而且因为贫穷、无人照料,有时一天只吃一顿饭。

“现在上街只要半个小时,被单枕头、卫生纸、牙膏牙刷、衣服都是发的,我需要什么就跟李院长讲,看病也是他带我们去……”谈及如今的幸福生活,幸太友老人总是停不下来。

桑榆晚景又逢春

“老人们来自大山,因为贫困,半数以上患有慢性病,老人的健康和安全是敬老院工作的头等大事。”李元俊坦言,这个“孝顺儿子”不好当!

年纪最长的刘成明老人,今年99岁高龄,李元俊每天为他穿衣洗漱,就餐时帮他打好饭菜,自己也在旁边“陪吃”,等老人进完餐再将碗筷收走,老人无法言语,意识却清醒,常常泪水盈眶地看着李元俊。

年冬,流感高发,8位老人相继患病,医院,期间,下肢重症肌无力患者王开强双脚肿胀,因无法行走,接受治疗时,李元俊每天贴身照顾。

“我在二楼住院,要去一楼针疚理疗,他就背我去,我有多斤重,看他这样,我真不忍心。”王开强说,小时候因为意外,李元俊大腿被烧伤,多年来行走不灵便,那次住院8天,他每天都背着自己上下楼,上厕所也背着,很感动!

年过七旬的余星科老人患有智力障碍,老是独自外出溜达,经常找不着家。年11月,霜降持续多日,晚餐时,李元俊发现余星科老人未到食堂就餐,四处问询后确定又“走丢”了。

“当时大家心想他可能回庙湾村老家了。”冒着严寒,李元俊带人与镇里民政干部一同找寻。

天渐渐黑了下来,汽车在山路上来回行驶近40公里,几人徒步30多条小径,6个多小时后,终于在距离庙湾村15公里外的后槽村境内发现老人,此时已过凌晨1点。

“人找到就好哦,还好没出事。”发现老人时,李元俊没有责备余星科,而是一个劲地关心他去了哪里。

两年多来,在李元俊的照料下,余星科几乎换了种“活法”。

“敬老院的老人很干净,比很多儿女双全的老人都干净。”青杠塘镇上经营理发行业多年的秦榜国记得,以前余星科老人来理发,头发很脏乱,进了敬老院大不一样,头部、衣着都很整洁,完全换了个人。

前不久,绥阳县民政部门积极争取,为青杠塘敬老院安装了电梯、监控等设备,升级了消防设施,进一步保障老人安全,方便老人生活,也让李元俊更有信心做好老人们的“好儿子”。

“院民自治”上演敬老院“老友记”

“这么多人,我没法人人照顾,多数精力只能用在照顾失能和半失能的老人身上。”后来,李元俊想到发动一些生活能自理、身体状况良好的老人参与敬老院自治管理,一来提升服务效率,二来增进老人之间的友谊和感情。

李元俊的提议得到老人们一致认可,没多久,青杠塘敬老院成立院民管理委员会,选举两位老人担任组长,协助李元俊管理好敬老院卫生、做好安全宣传等事务。

周兆荣老人是敬老院里的“积极分子”,常常热心助人,被选举为院民委员会组长,每天负责敬老院卫生巡查,引导院民互帮互助。

“地上脏了我就帮忙扫,灯没有关就去关了,大家选我当组长,我就要为大家服好务,都是老年人,没有自理能力的我还要帮他。”这个“管事人”,周兆荣当得十分认真。

青瓦白墙的敬老院里,配置了篮球场、乒乓球桌、康复室、棋牌室等健身、娱乐场所,老人们相处和谐,卫生一起管护,心事一起诉说,快乐一起分享,偶尔一些身怀才艺的老人还会秀秀“绝技”,为这片宁静安祥的院落增添欢乐气氛。

年近八旬的孙成志老人酷爱篮球,每天饭后要在球场上拍几下,刚开始引来几位老人围观,个个跃跃欲试,后来也参与进来。

健身房里,腿脚不灵便的老人用起了平衡杠康复训练器材,“硬朗”的幸太友老人示范着臂力拉伸器。

“你们想听什么歌,随便点,红歌我都会弹!”晚饭过后,王登礼老人的房中再次传出悦耳的电子琴声。周兆荣老人驻足在门口、幸太友老人缓缓点着烟、孙成志老人斜靠在凉椅上……都是他的忠实听众。

每每看到老人们在敬老院里快乐生活,李元俊无比欣慰。

“今后我想给他们组织些文娱活动,我准备成立一支锣鼓队,让他们能自娱自乐,下半年再请点专业老师,教他们唱歌。我尽量的把他们照顾好,服务好,让他们在这里感觉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李元俊表示。

往期

推荐

●全面恢复,全面开放!这些场所除外●通令嘉奖!●绥阳县:名生态护林员上岗履职

主办:中共绥阳县委宣传部

承办:绥阳县融媒体中心总编:石芝谋

副总编:彭坤煜卢永贤责任编辑:张丽

责任校审:周黎黎全媒体记者:姚浩唐郑请您点个在看哦


转载请注明:http://www.fdhhc.com/bqzd/11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