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是由横纹肌细胞坏死后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01主要病因1、挤压伤:如地震、车祸、爆炸等造成的肌肉外伤。
2、肌肉过度劳累:癫痫持续状态、剧烈运动或持续的高温状态。
3、药物、毒物:如他汀类降脂药、减肥药、酒精、蛇毒等。
4、感染:如流感病毒、巨细胞病毒、柯萨奇病毒以及严重的细菌感染等。
5、代谢性肌病:肌肉异常的遗传代谢性肌病可能会出现横纹肌溶解。
6、炎性肌病:皮肌炎、炎性肌病和多发性肌炎可发生横纹肌溶解。
7、内分泌疾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甲状腺功能低退可能会导致横纹肌溶解。
8、电解质紊乱:多种电解质紊乱可能和横纹肌溶解有关
02流行病学横纹肌溶解综合征临床上较为少见,为散发病例,15%~50%以上可发生急性肾损伤,目前尚无明确的流行病学数据。
03好发人群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先天性肌病或代谢障碍者、肌肉多度运动者。
症状:最典型症状为肌痛、肌无力、浓茶色尿。部分患者可出现疲乏、发热、心跳过速、恶心、呕吐、腹痛、精神行为及情绪的异常。并发症包括:急性肾损伤、骨筋膜室综合征、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低血容量、严重的电解质紊乱。
04就医指征出现肌肉疼痛、乏力、尿色加深时需及时就医就医并在医生的指导下做进一步检查。伴有急性肾损伤,表现为少尿、无尿、水肿、发热、疲乏、恶心、呕吐应及时就医。肌肉坏死、水肿等骨筋膜室综合征的症状时应立即就医。
05治疗应该去除诱因,防止并发症,以内科治疗为主,出现严重肾损伤时可配合进行血液净化治疗,药物治疗应用碳酸氢钠增加肌酸激酶的溶解度,促进肌酸激酶排出。评估临床表现,当出现骨筋膜室综合征时,尽早识别,必要时行手术切开,进行充分减压。
◆文案图片来源
滦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编辑整理
玉儿
◆封面排版发布
琳
—END—点分享点点赞点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