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对于身体的一些异常变化和表现,不可掉以轻心。医院神经内科二病区主任何宇平主任医师提醒,如果出现眼睑下垂、斜视、视物模糊;讲话不清,吞咽困难;全身无力,头抬不起来,症状晨轻暮重,疲劳时加重,休息后好转……那么就要小心可能患了这种疾病——重症肌无力。
诸暨50多岁的徐阿姨近两年来总是在傍晚时分感觉眼皮沉重下垂,眨眼困难。为此医院,药也用了不少,外用的内服的,可总是时好时坏。最近,徐阿姨这个毛病又犯了,就来到医院眼科就诊,在听完徐阿姨的描述后,眼科医生建议徐阿姨去神经内科检查一下。
“我是眼睛有毛病怎么要我去看神经内科?!”徐阿姨一听让她去神经内科,马上就生气了。经过医生一番耐心解释之后,徐阿姨才不情不愿地去神经内科就诊。结果经过检查,徐阿姨被确诊为患了重症肌无力。于是徐阿姨不得不在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经过一周的激素冲击疗法治疗,徐阿姨眨眼困难的症状基本得到了缓解。
医院神经内科二病区主任何宇平主任医师介绍,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由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功能障碍所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特点是骨骼肌无力和易疲劳性。许多重症肌无力患者发病初期表现为一侧或双侧眼外肌麻痹。初期发现多为眼睑下垂,斜视或复视。症状特征有晨轻暮重。很多患者认为是疲劳所致,医院。也有很多患者会去眼科就诊,经验丰富的眼科医生排除眼部本身疾病后会建议去神经内科就诊。
据了解,重症肌无力随着病情的发展,可累及面部肌肉,表现为表情淡漠,苦笑,甚至咀嚼乏力,进食时间变长,饮水呛咳,吞咽困难等等。四肢肌肉也可受累,但以关节肌肉累及为重,表现为抬臂、挠头、上楼梯困难。重症的病人会出现咳嗽乏力,呼吸困难。此类患者称为重症肌无力危象。此时,如不及时处理可危及生命。
何宇平说,此病的一个典型特点是晨轻暮重,疲劳时加重,休息后症状好转。医生根据这点通常以“疲劳试验”为初步筛选的依据。就是要患者猛眨眼30-50次,如果患者眼睑下垂越来越明显,就要考虑有重症肌无力的可能,应赶快就医。重症肌无力多个年龄组均可发生,但有两个发病高峰:一.20-40岁,女性多于男性,约5:2;二.40-60岁,以男性较多见。
肌无力怎么治?何宇平表示,只要认清病情,及早确诊,积极治疗,大部分重症肌无力患者的预后较好,但很多患者需要长期的药物持续治疗。很多患者能进行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浙江日报通讯员寿珂寿小波见习记者金汉青
编辑小狸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