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岁的王爷爷,3天前出现右下肢麻木、无力,后逐渐发展至左下肢麻木无力,双下肢不能抬离床面,随后出现排尿困难,来我院神经内科就诊。
在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专业的神经系统查体后,发现王爷爷发病前10天有感冒病史,此次起病急、进展快,表现为双下肢瘫痪。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排除其他疾病,最终诊断为急性脊髓炎。
急性脊髓炎急性脊髓炎是指各种感染后变态反应引起的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性病变,又称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脊髓炎。最常见病变部位为脊髓胸段(T3-T5)。任何年龄均可发病,青壮年居多,无性别差异,秋冬和冬春季较多。本病病因未明,约半数患者发病前有呼吸道、胃肠道病毒感染的病史,目前考虑本病的发生可能是病毒感染后所诱发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而不是病毒感染的直接作用。临床表现运动障碍:急性起病,迅速进展,多表现为四肢瘫或双下肢瘫。
感觉障碍:表现为脊髓损害平面以下深浅感觉消失,感觉消失区上缘常有感觉过敏或束带感。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可表现为尿潴留,排尿困难,尿失禁。病变节段以下皮肤干燥、少汗或无汗。
治疗原则早期诊断尽早治疗早期康复训练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激素、免疫球蛋白、B族维生素及其他神经保护剂。
康复治疗:目的是促进肌力恢复,防止肢体痉挛及关节挛缩。针灸、理疗有助于康复。
护理:护理极为重要,主要包括:皮肤护理、防止压疮;防止坠积性肺炎;防治尿路感染,高位脊髓炎有呼吸肌麻痹应尽早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急性脊髓炎为单相病程,预后取决于病变的严重程度及合并症的情况。累及脊髓节段长且弥散者,完全性截瘫6个月后肌电图仍为失神经改变,预后较差。如无严重合并症,通常3-6个月基本可完全恢复。上升性脊髓炎预后较差,可在短期内死于呼吸循环衰竭。
我院神经内科是南通市市级临床重点专科。擅长诊治脑血管疾病(急性脑梗死、脑出血)、脊髓疾病(急性脊髓炎、压迫性脊髓病)、运动障碍性疾病(包括帕金森、肌张力障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癫痫、周围神经病(包括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格林巴利)、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重症肌无力等。专家门诊:顾俊(主任医师)周三、周五沈冶军(主任医师)周二、周四杨海锋(副主任医师)周一供稿
神经内科
通讯员
张小江
编辑
徐露露
责任编辑
江亚芳
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