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重症肌无力 > 疾病常识

做账实操资产处置损益科目的核算,你注意

年12月财政部发布了《关于修订印发一般企业财务报表格式的通知》(财会〔〕30号)(下称财会〔〕30号),其中新增了一个“资产处置收益”报表项目和一个“资产处置损益”会计科目。给出的官方解释也非常官方,让年备考中级的同学在看到这个科目时,摸不着头脑。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了解了解这个知识点。

1.资产处置损益科目在报表的哪里?

对于这个科目到底在哪里列报,官方的解释还是做了详细而准确的的说明的,如下图:

“资产处置损益”科目在利润表的“资产处置收益”项目中列报。和政府补助中新增的一个会计科目“其他收益”一样,都会影响营业利润的计算。

2.什么情况下使用资产处置损益?

资产处置损益,一个损益科目,借方表示减少贷方表示增加。财会〔〕30号将原来在“营业外收入(支出)”核算的部分内容,归集到了“资产处置损益”科目核算,使之另立门户,单独核算。

以前在没有这个科目的时候,资产处置用“营业外收支”科目去核算损益的,最常见的就是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处置了。现在增加了“资产处置损益”科目之后,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的处置,就不一定通过“营业外收支”去核算损益了。

①因已丧失使用功能或自然灾害发生的毁损等原因(资产无使用价值了),此种情况下,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已经没有使用价值了。产生的处置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的,其处置损益依然通过“营业外收支”核算。

②其他情况,包括出售、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对外投资以及捐赠等原因,这种情况是为了换取对价,或者具有一定的商业目的,且资产还有使用价值。产生的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处置损益,则通过“资产处置损益”科目核算。

甲公司将其原价万,已折旧万,减值万的固定资产,对外出售,取得不含税价款万。不考虑其他因素。

借: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借:银行存款

贷:固定资产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资产处置损益

------------------------------------------------------------------------------

在财政部年12月发布的《关于修订印发一般企业财务报表格式的通知》(财会〔〕30号)中,新增了一个“资产处置收益”报表项目和一个“资产处置损益”会计科目,今天,小编就该新科目与“营业外支出”科目区别与联系进行分析。?

一、区分原则:看资产处置后是否有使用价值如果资产处置后还有使用价值,则计入“资产处置损益”科目,反之,则计入“营业外支出”科目。例如,固定资产报废后,不再有使用价值,则计入“营业外支出”科目。若用固定资产抵债、投资、捐赠等,这些行为是实际为了换取对价,具有一定的商业价值,则应入“资产处置损益”科目。二、新旧科目的关系

财会〔〕30号将原来在“营业外收入(支出)”核算的部分内容,归集到了“资产处置损益”科目核算,使之另立门户,单独核算。

新增的“资产处置损益”会计科目,核算企业出售划分为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金融工具、长期股权投资和投资性房地产除外)或处置组(子公司和业务除外)时确认的处置利得或损失,以及处置未划分为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生产性生物资产及无形资产而产生的处置利得或损失。本科目按照处置的资产类别或处置组进行明细核算。债务重组中因处置非流动资产产生的利得或损失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换出非流动资产产生的利得或损失也在本科目核算。

“营业外支出”科目核算债务重组损失、公益性捐赠支出、非常损失、盘亏损失、非流动资产毁损报废损失。

三、报表列示

新增的“资产处置收益”报表项目,应根据“资产处置损益”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注意:资产处置收益项目不包括以下资产的处置:(1)存货、消耗性生物资产、应收账款等流动性资产处置。(2)金融工具、长期股权投资处置。(3)投资性房地产处置。(4)债务重组利得或损失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或损失。(5)子公司和业务的处置。

---------------------------------------------------------------------------

今天,主要谈一下“资产处置损益”科目与“营业外支出”科目区别与联系。(详情查看《关于修订印发一般企业财务报表格式的通知》(财会〔〕30号))

1

二者的区分原则,是看该资产处置后是否有使用价值

如果资产处置后还有使用价值,则计入“资产处置损益”科目,反之,则计入“营业外支出”科目。例如,固定资产的毁损报废后,不再有使用价值,则“营业外支出”科目。若用固定资产抵债、投资、捐赠等,这些经营行为是为了换取对价,具有一定的商业价值,则应入“资产处置损益”科目。

2

二者是“老树新枝”的关系

新规定将原来在“营业外收入(支出)”核算的部分内容,归集到了“资产处置损益”科目核算,使之另立门户,单独核算。

瘦身后的“营业外支出”科目核算债务重组损失、公益性捐赠支出、非常损失、盘亏损失、非流动资产毁损报废损失。

新增的“资产处置损益”会计科目,核算企业出售划分为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金融工具、长期股权投资和投资性房地产除外)或处置组(子公司和业务除外)时确认的处置利得或损失,以及处置未划分为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生产性生物资产及无形资产而产生的处置利得或损失。债务重组中因处置非流动资产产生的利得或损失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换出非流动资产产生的利得或损失也在本科目核算。

这段话可以这样理解,也就是说,资产处置损益不包括以下资产的处置:

(1)存货、消耗性生物资产、应收账款等流动性资产处置。

(2)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处置。

(3)投资性房地产处置。

(4)子公司和业务的处置。

3

报表列示

新增的“资产处置收益”报表项目,应根据“资产处置损益”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案例:

年10月8日,A公司提前报废一台机器设备,设备原值元,已计提折旧元,已计提减值准备00元,报废后处置废材料取得收入元。假如该公司是一般纳税人,该设备处置符合简易计税条件,并按3%征收率开具了增值税专用发票。

由于是报废,资产处置后不再有使用价值,应计入营业外支出科目。

会计处理:

(1)固定资产转入清理:

借: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00

固定资产清理00

贷:固定资产

(2)计提税金:

借:银行存款

贷:固定资产清理0

应交税费--简易计税

(3)清理净损益结转:

借:营业外支出一非流动资产损失

贷:固定资产清理

假如该设备不是报废,而是出售给B公司,其他条件不变,由于出售是为了换取对价,该资产处置后还有使用价值,因此相关净损益需要结转至资产处置损益科目,并反应在《利润表》的资产处置收益项目。则会计处理(1)(2)相同。

(4)清理净损益结转:

借:资产处置损益-一非流动资产损失

贷:固定资产清理

资本公积和其他综合收益的核算

自从“其他综合收益”科目出来之后,好多小伙伴会有疑问,甚至无法区分到底哪些业务该放在“资本公积”核算,哪些放在“其他综合收益”,今天我就给大家来总结一下,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收藏一下哦。

首先我们来讲一下资本公积的核算:

资本公积核算收到投资者出资额超出其在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以及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应当分别“资本溢价(股本溢价)”、“其他资本公积”进行明细核算。

(一)资本溢价(股本溢价)主要核算投资者投入的资本超出其享有注册资本的部分、可转换公司债券持有人行使转换权利时将债务转为资本、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支付对价账面价值与享有被合并方净资产份额的差异部分、股份回购成本与相应股本差异的部分等。

(二)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主要核算以下业务:

(1)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

(2)企业与股东之间的资本性交易(即“权益性交易”),如股东对企业的捐赠、债务豁免、代为偿债等;

(3)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下,被投资单位发生的除净损益及其他综合收益外的其他权益变动份额,如被投资单位其他股东的资本性投入、其他股东增减资因素导致对被投资单位股权比例变动等;

(4)企业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分拆出的权益部分。

再来看看其他综合收益的核算:

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应当根据其他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分为下列两类列报:

(一)以后会计期间不能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主要包括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导致的变动、按照权益法核算的在被投资单位以后会计期间不能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中所享有的份额等;

(二)以后会计期间在满足规定条件时将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主要包括

(1)按照权益法核算的在被投资单位以后会计期间在满足规定条件时将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中所享有的份额;

(2)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

(3)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形成的利得或损失;

(4)现金流量套期工具产生的利得或损失中属于有效套期的部分;

(5)存货或自用房地产转换为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贷方差额;

(6)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等。

--------------------------------------------------------------------

Whatis资产处置损益

在实务中遇到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毁损、报废或者提前处置出售业务,按照新的要求财务处理有什么不同呢?

年12月25日,财政部发布《关于修订印发一般企业财务报表格式的通知》(财会〔〕30号)中的“修订新增项目说明”中提到:新增“资产处置收益”行项目,反映企业出售划分为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金融工具、长期股权投资和投资性房地产除外)或处置组时确认的处置利得或损失,以及处置未划分为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生产性生物资产及无形资产而产生的处置利得或损失。债务重组中因处置非流动资产产生的利得或损失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产生的利得或损失也包括在本项目内。该项目应根据在损益类科目新设置的“资产处置损益”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如为处置损失,以“-”号填列。

在实务中遇到的可能没有这么复杂,一般是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毁损、报废或者提前处置。毁损、报废是指因自然灾害发生毁损、已丧失使用功能等原因而报废清理的,即使在毁损报废清理时产生一定的收入,也归入毁损、报废。提前处置是指资产尚未达到报废年限或者尚未丧失使用功能而提前处置。

在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时的净损益计入资产处置损益;而资产毁损、报废时则将相关损益计入“营业外收入”或者“营业外支出”。同时企业在不同交易中形成的资产毁损报废利得和损失不得相互抵销,应分别在“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进行列报。

以固定资产为例

1、固定资产报废

A公司报废一台机器设备,该设备原值000元,累计折旧元,残值销售收入00元,发生机器设备拆卸费元。

A固定资产转入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转入

累计折旧—机器设备

贷:固定资产—机器设备000

同时:

借:固定资产清理-转出-报废

贷:固定资产清理-转入

B支付拆卸费

借:固定资产清理-转出-报废

贷:银行存款

C收到处置收入

借:银行存款00

贷:固定资产清理-转出-报废00

D固定资产清理损失处理

借:营业外支出--资产报废、毁损损失2

贷:固定资产清理-转出-报废2

2、固定资产出售的业务处理

A公司出售一台机器设备,该设备原值000元,累计折旧元,销售收入00元,发生机器设备拆卸费元。

A固定资产转入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转入

累计折旧—机器设备

贷:固定资产—机器设备000

同时:

借:固定资产清理-转出-出售

贷:固定资产清理-转入

B支付拆卸费

借:固定资产清理-转出-出售

贷:银行存款

C收到处置收入

借:银行存款00

贷:固定资产清理-转出-报废00

D固定资产清理完毕,

借:固定资产清理-转出-出售-2

贷:资产处置收益-2—END—


转载请注明:http://www.fdhhc.com/jbcs/114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