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患者对重症肌无力这个病并不是很熟悉,因为当诊断出这个病时非常困扰,不知道要怎么办好,这个病除了要积极治疗外,平时还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尤其是饮食上,患者要注意食物搭配的营养的均衡,纠正不良饮食习惯,患者少吃寒凉性的食物等,如果注意饮食习惯,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的病情有一定的帮助。
重症肌无力患者的饮食注意什么?重症肌无力是我们生活中的常见的一种免疫性疾病,很多患者都比较头疼对这个疾病,其实想要治重症肌无力不能光靠治疗,同时饮食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为大家介绍一下重症肌无力饮食注意,以便患者可以早日康复。
在选择重症肌无力患者的食物时,一定要去注意食物的性质,尽量去选择蒸、煮、炒、煎等不同的烹调方法。饭菜要做到品种多样化,这样是可以去促进重症肌无力患者食欲,然后有助于消化吸收。在夏季,患者要去少喝一些冷饮,为了去免损伤脾胃,在日常可以去多喝温度适宜的温水或少量温饮料,温水多喝汤类。因为温水可以在我们的人体内能最快的带动人体的血液循环,这样是有助于吸收与排泄。
对于重症肌无力的饮食调理,一定要根据患者的自身病情来制定饮食营养治疗计划,每个人的病情都是不一样的,所以需要区别对到待,当重症肌无力患者病情比较严重的时候,这个时候可以采用流质半流质饮食。如果患者没有发热症状、而且他的咀嚼能力正常,这个时候患者可以采用普通饭,在生活中患者一定要去均衡饮食。
中医眼中的重症肌无力是怎么样的?
重症肌无力属中医“痿证”的范畴,痿证是指机体形体、脏腑、骨髓筋脉衰退失用甚至萎缩枯槁的一类病症。从中医角度看,多是因为脏腑内伤,肢体筋脉失养所致,加之摄生不慎,失于锻炼运动,日久出现肌肉萎缩,骨节不能活动。
痿证可分为分为“皮痿””脉痿”“筋疾""肉痿""骨痿"五类。中医理论中肺主皮毛,心主血脉,肝主筋脉,脾主肌肉,肾主骨髓。五脏功能受损,都会出现相应的痿证。
从重症肌无力的病机"脾胃虚损”出发,脾胃虚损可直接影响心、肺、肝、肾四脏。而心肺肾肝损伤也可反过来影响脾胃,形成相互影响、错综复杂的多维联系。故“补脾益气,平衡阴阳”是中医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着眼点。
关于痿证形成原因,也多是从脾胃虚损的角度分析。脾胃为后天之本,仓廪之官。如若先天不足,本是脾胃虚弱体质,加之平素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腻辛辣食物;或因情志不畅,忧思伤脾,郁怒伤肝;或由久病体虚,直接或者间接损伤脾胃。脾胃日渐受损,水谷饮食则不能化生精微,气血化生无源,五脏六腑、四肢百窍由此得不到水谷精微物质濡养,故可见四肢无力、全身乏力甚或肌肉萎缩,发为痿证。
从中医角度看重症肌无力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虚损性疾病,顾名思义,肌肉无力是其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中医临床表现主要体现在两个:“虚”和“损”具体的临床表现可以按照疾病的进展将其分类。
早期临床表现为患者容易感到疲劳,身体乏力,尤其以四肢、眼睑乏力最为多见,看东西出现重影,四肢无力难以举
起,或者举起时间不能长久,舌淡,苔薄白,脉弦。
随着病情的加重,中期表现为胸部憋闷,有窒息一样的感觉,呼吸表浅、不能深入呼吸,吞咽困难、食物难以下咽,
严重时吞口水都无力,导致流涎,呛咳。
由于疾病发作,患者失于运动,或者害怕运动,导致肌肉萎缩,疲劳乏力,身不能动,喜欢卧睡,眼球失于运动,视
野缺失,失眠,焦虑,声音嘶哑或者发不出声,大便稀溏,舌淡红,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
如果失治,误治,晚期表现为眼球固定不移,完全不能动,只能随头颅摆动和朝向看东西,甚至视力丧失,全身瘫软,四肢厥冷、呼吸窘迫、不能平卧,甚者汗出淋漓、呼吸微弱或绝,舌红少苔,脉细数或舌淡胖苔白,脉微欲绝。
更多内容欢迎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