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享
按
洋洋是一位1岁8个月的眼肌型重症肌无力儿童。年11月因“右眼睑下垂”确诊为重症肌无力,口服溴吡斯的明片后未见好转,且担心激素对孩子身体影响不好,于是在佘世锋医生门诊采用中医治疗,两个月后症状消失,病情至今未曾复发。
图1年12月发病期间
(右眼睑下垂,精神状态差)
图年1月治疗后
(眼睑下垂恢复,精神状态改善)
本病例为真实病案,为保护隐私,相片作了部分遮挡
就诊经过
1
患儿洋洋(化名),男,1岁8个月(第二胎),家属代诉。年9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右眼睑下垂,偶有左右眼交替下垂,四肢肌力正常,无吞咽困难,无呼吸困难,年11月份到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住院治疗。入院后行新斯的明试验阳性,就此确诊为重症肌无力(眼肌型)。
2
医院予口服溴吡斯的明片治疗,一个月后右眼睑下垂仍未见改善,医生建议加用激素治疗,但洋洋妈妈考虑到孩子还小,担心吃了激素之后免疫力下降,暂时拒绝。同时,洋洋爸妈也是充满焦虑与不知所措,孩子还那么小,于是抱着“试一试中医”的心态通过互联网途径搜索找到佘世锋医生。
同年11月,医院大学城分院佘世锋医生门诊就诊,当时症见:精神状态一般,右眼睑下垂,无明显斜视,无其他不适,纳眠可,二便正常,舌淡苔薄白,食指络脉隐隐于风关。结合洋洋的检查报告和症状,诊断明确:西医诊断:重症肌无力(眼肌型);中医诊断:痿病,元气不足。
考虑目前洋洋的情况,病程短,年纪尚小,佘医生认为,可以采取中医治疗的方法,建议吃完剩下半个月的溴吡斯的明片就完全停掉,中药以健脾补肾,温肾固元为法,每日1剂,每剂分2次,早晚温服,并根据病情变化进行阶段性调整处方。
医院住院诊断证明
年11医院找佘医生初诊时的病历记载
3
一个多月后,也就是年1月,找佘世锋医生复诊时,症状已明显好转,右眼睑下垂几乎痊愈,其余无任何不适。作者前几天随访得知洋洋一切安好,精神状态好,感冒频率比之前大大降低,病情稳定。
收到洋洋妈妈送的锦旗,感谢她对我们团队的肯定和信任,感谢对中医药的认可,祝愿洋洋健康快乐成长~
佘医生治疗过程分析回顾
01
儿童眼肌型MG可尽早使用中医药
我国儿童型MG90%以上表现为眼肌型,全身型MG比较少见,多于1岁以后发病。现代医学认为,若患儿仅表现为眼睑下垂,而眼球运动正常,可用溴吡斯的明片对症治疗,若一段时间后效果不好,再给予激素治疗。若患儿起病时即表现出眼球活动障碍,往往直接上激素。
我们认为对于儿童眼肌型MG,无论是否伴有眼球活动障碍,均可使用中医药治疗,建议确诊后尽早服用中药治疗,可获得比较好的疗效,且大部分患儿可以避免使用激素。当然,对于正在服用激素的MG患儿,也可以辨证服用中药,加快激素减量,促进病情恢复。
02
中医治疗儿童MG以元气为本,脾肾为法
中医认为,人体各种气中,最重要的是元气,元气由先天之精和后天培育而成,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MG的发病根源在于先天元气不足或后天元气亏损——先天之本是肾,后天之本是脾。洋洋是二胎,与哥哥相差年纪较大,因此从中医角度来看洋洋先天禀赋并不足,体质不够强壮,容易感冒,而中医药恰可以培育先天元气的不足,可以从整体上增强体质。
因此,MG的治疗往往要从脾肾入手,尤其是儿童患者,培育元气、顾护元气贯穿于儿童MG的治疗始终,健脾益气、补肾助阳是处方的基本原则。比如我们常用的党参、五指毛桃、白术等便有健脾益气之效;杜仲、巴戟天、益智仁则是补肾壮阳类中药。
佘世锋医生挂号提醒
重症肌无力患友如需面诊佘世锋医生或网络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