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胸部巨大的胸腺瘤,4岁多的小润一度面临生命危险。4月28日,省妇儿中心(复旦儿科海南分院、医院)心胸外科顺利为小润完成了前纵膈巨大胸腺瘤切除手术。在手术团队的密切配合下,这台难度极高的手术顺利完成。术后,小润进入重症监护病房(PICU)继续治疗。4岁多的小润正是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年龄,但是近期她却慢慢出现了面部水肿、四肢乏力,哭闹的时候还有气促和口周发绀,精神状态也日渐愈下,医院治疗未见好转,后转运至中心儿童重症医学科。转入时即已出现明显气促、呼吸困难、口周发绀等危重情况,为了缓解小润的症状,为查明病因赢得时机,重症团队为其进行了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完善检查后,医生发现小润的前中上纵隔(胸腺区)巨大占位性病变,肿瘤中心有坏死,并与心脏大血管、气管呈包裹性生长,上腔静脉基本被压迫阻断,还继发主气管及分支气管受累变窄,并累及胸膜,出现胸腔积液等并发症。如果不能尽快减轻肿瘤对心脏大血管以及气管的压迫,小润可能不能恢复正常呼吸,也许将永远不会再醒过来。CT显示小润体内的巨大肿瘤包裹心脏大血管及气管。情况不容乐观。手术治疗,是医生通往治愈小润那条道路必须经过的危险而又唯一的“独木桥”。主刀医生心胸外科主任陈仁伟介绍,小润的肿物包裹出入头颈部和上肢的全部动脉、静脉以及气管,呈浸润性生长,情况相当复杂,术中出血风险极大。但如果不能尽量多地切除肿瘤,则无法减轻对孩子心脏大血管和气管的压迫。孩子无法脱离呼吸机,也无法争取到进一步放疗和化疗的机会。而切除肿瘤、上腔静脉血流恢复后,回心血量增多可能出现急性心功能衰竭等。这对医生来说是个极大的挑战。为保障手术顺利进行,陈仁伟主任同手术麻醉科、重症医学科专家共同讨论,评估围手术期可能出现的各种并发症的风险,以最大程度保证小润的安全。经过团队密切合作,以及全面的术前准备和细致的手术操作,包绕小润心脏前方、大血管和气管的肿物被分块切除,而所有的大血管也都无损伤地从肿块中分离出来,手术非常成功。术后,小润脸部浮肿、发绀等情况明显好转,生命体征平稳,目前在重症监护室继续治疗中。陈仁伟主任介绍,胸腺瘤是最常见的前上纵隔原发性肿瘤。其临床表现各异,部分患者可无症状,有症状的患者主要表现为瘤体侵犯或压迫邻近纵隔结构所引起的胸部局部症状,比如咳嗽、胸痛、呼吸困难、反复呼吸道感染、吞咽困难、上腔静脉综合征、心包填塞等。同时也可合并多种副瘤综合征,如重症肌无力、红细胞发育不良、低丙种球蛋白血症、免疫系统疾病等。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方法,术后综合治疗(辅助放疗或化疗)同样非常重要。近年来,随着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的不断发展壮大,中心儿童急危重症患儿救治体系不断完善,疑难危重症儿童救治能力不断提高,为我省危重症患儿提供了一个更好的治疗平台。专家简介陈仁伟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普胸协作医院学会孕产期母儿心脏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海南省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海南省医学会小儿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先后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医院等国内外知名心脏外科进修学习从事儿童心胸外科工作17年,临床工作丰富,已主刀完成儿童心胸外科手术余台次。海南省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才海南省高层次人才年度海南省寻找百姓身边好医护“十佳好医护”海南省领军人才出诊信息:长滨路海南医院周三上午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fdhhc.com/jbcs/13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