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开学了,都在忙着补作业。其实还有比补作业更重要的六件事,不能不知道。
1.不要悲壮。
很多同学在快要开学时,列了一系列宏大计划。诸如“洗心革面”“重新做人”“打场硬仗”“咸鱼翻身”“争口气”“长长脸”“进步名”“不到前十不改名”之类。这不仅违反进步规律,而且是试图和人性的强大惯性作斗争。恕我直言,一如既往的失败和更强烈的沮丧,已经站在路口等你了。
列可行性计划,作好打持久战的准备,考虑自身实际——比如自己可能还比较懒的事实,定个小微目标,比如开学第一天尽量能把作业写完、坚持前两天上课能不趴在桌子上。
有人可能觉得这目标也太低了吧,简直侮辱人。你忘了,就在不久前——暑假来临前,你不是也定了一系列宏大而悲壮的计划吗?最后怎么样?不还是接受最彻底的侮辱?比如你本来想的是暑假在家和在学校一样,每天上午四节课,不到四十分钟不休息;你什么时候休息最后不还是取决于那集电视剧或游戏那一关什么时候结束?!
2.马上行动。
凡是等到明天做的事,都是做不成的。海子说:“从明天起,做个幸福的人。”“明天”他自杀了。一个人不能享受当下的幸福,就一辈子也不会成为幸福的人。
同理,凡是等到开学再做的事,都是做不成的。很多人都是这样欺骗自己的——“我再玩这几天,开学我就好好学”——骗子!你这和“今天吃二斤红烧肉,明天开始减肥”“今晚一醉方休,明天戒酒”有什么区别。
一个有上进心的人,应该永远拒绝诸如“有空请你吃饭”“本周内启动”“本月一定完成”之类的说法,因为这些说法都没有具体到一个确定的时间,就没有仪式感和敬畏心,就不可能落实。
马上行动,绝不自欺,不管是睡觉、运动、看书、刷题,还是别的,一定要今天干、现在干、说干就干,让每一天都不带着自我嫌弃之心、恶心巴拉地上床。
行动是解决一切焦虑和烦恼的唯一良药。
有人很忧愁,闲的!只是因为没有因为这个“忧愁”做任何事情,逃离拿刀要你命的人不可能是愉快的事,但你也绝不会感到“忧愁”。我的信条是:哪有什么忧愁和烦恼,只有待解决的事情。
3.帮助他人。
新学期的计划还应该包括,在学习上帮助同学。温馨的人际关系已经是学习最大的源动力。再说了,知识怎样才能变成你的?答案只有一个:讲给别人听。所以,不要说别人问你问题会耽误你时间,实际上也是别人为你真正掌握知识提供了机会,讲给别人听,是最好的测验。
只要有机会,就一定争取当班干、课代表、组长、寝室长,既帮助老师、帮助同学,又培养自己责任感。有人说班主任没安排,那就毛遂自荐,只要力所能及;或者你认真观察,看看在班里、在宿舍里能为大家做点什么,直接去做,做事情不见得非要有职位。
帮助别人,不要抱怨。不要说什么不公,不要说什么自己劳苦功高。要想得到想要的东西,最可靠的办法是,让自己配得上它。
4.刻意学习。
没有什么轻松的学习方法,一听就懂的知识一定是浅知识;再幽默的老师、再活跃的课堂依然需要你认真思考、认真整理、反复学习;一边看电影一边学英语的说法本身就有毛病,最终都是从头到位看中文字幕。
你可以欣赏轻松的课堂,但你别忘了学习一定是要沉进去,学习是一种刻意,不是说着笑着就能学会的。考试时那些你都会的题目,虽然让你心情很爽,但基本上都是没有意义的;那些你不会的,才是重点,也才是考试的价值所在。
5.碎片时间。
谁能掌控碎片时间,谁会更优秀。碎片时间存量巨大,却往往被忽视。我每天利用碎片时间听书,几年下来,已经远远超过我读的书。5分钟、8分钟,都可以做很多事情,中国加入WTO和奥运会的谈判不也就8分钟吗。早上蹲厕所时、父母接送的车上,中午用餐时,晚上泡脚时,甚至等电梯时,都有很多时间,积累起来是十分惊人的。
从方法上来说,非要等一个“整时间”是不科学的、也是不理性的,即使有一个“整时间”,你的利用率也是很低的。我上课有个习惯,“倒金字塔式”,一定要把最重要的东西放在前面说,因为大家注意力集中时间是非常有限的。
新学期我和合肥八中的二十多位老师还有一个计划,就是每天录节微课,不寒暄、不套话,直接上干货,讲一个知识点或一首经典题,帮学生利用好碎片时间,我们坚信一定会让大家更有收获。(关于这个,可点击本文末左下角蓝字“阅读原文”了解详情)
6.敢断敢离。过往不恋,轻装向前。
什么没看完的电视剧、没打过关的游戏、没来得及见的人、最终没做完的事,彻底断掉!
什么人际问题、面子问题、丢过的人、出过的丑,新学期了,一次性清空!
敢于“断舍离”,大胆“去库存”。
还有断掉那个羞涩的自己,离了那个纠结的自己。丢人使人进步,小丢人小进步,大丢人大进步,不丢人不进步。成功的三个条件:一是坚持,二是不要脸,三是坚持不要脸。
经常问自己:就这么干,会怎样?
无能为力时,我很坦然;一切开始后,便无所畏惧。
人生最悲哀的事难道不是——最应该试错的年龄,你却那么稳重老成?
中央电视台今年的“开学第一课”,应该讲讲这六点,我感觉挺重要的。
赞赏
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