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背景介绍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科疾病,发病初期往往感到眼或肢体酸胀不适,或视物模糊,容易疲劳,随着病情发展,骨骼肌明显疲乏无力,显著特点是肌无力于下午或傍晚劳累后加重,晨起或休息后减轻,即“晨轻暮重”。目前其常用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但该类药物的不适当使用可诱发胆碱能危象。大部分患者仅能通过药物维持改善症状,为患者及其家属增加了巨大的心理及经济负担。传统医学将重症肌无力归属于“痿证”。认为五脏都可致痿,多于脾肾相关。吾师王鹏琴教授,在治疗重症肌无力疾病上颇有心得,结合其特有的眼针联合治疗以加强疗效。
案例
患者男,53岁。患者2个月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舌头发麻症状,后治疗期间出现视物重影现象,至我院门诊就诊。既往健康。
中医康复相关诊断检查
查头MRA提示无异常。查体:记忆力、计算力正常,右眼上睑下垂。双侧腱反射减低,双侧指鼻,轮替,跟膝腱反射欠稳准。舌红少苔,脉细数。
诊断:重症肌无力(单纯眼肌型)。
中医康复对症治疗
予中药汤剂配合针刺治疗两月余。
半年后随访右眼已好转,偶感“眼皮发紧”,眼皮上睑下沉病情未复发。
跟师心得
该病起病较隐匿,复视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然西医治疗疗效不尽人意,中医治疗虽疗程较长、但效果显著,尤在眼针治疗后甚可短暂明显缓解,增加患者治愈的信心,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笔者在患者治疗前后均有拍照比较,可明显发现右侧上睑下垂幅度的改变,然由于个人隐私等原因,故不能一一列出。笔者曾认为中医是一种见效慢,疗程长的治疗方法。今从师学习,观察百余例针刺治疗,发现针灸,尤其是眼针是一种针到效显的治疗方法。尤当辨证准确后往往一周可明显改善患者病情,乃知先前言论之谬。故治病当其本,治本乃效速。
王鹏琴教授,主任医师,辽宁省名医。
出诊时间:周一全天,周五上午。
出诊地点:辽宁中医门诊6楼31诊室。
擅长治疗运动神经元病,重症肌无力,帕金森氏病,脑血栓后遗症,面瘫,偏头痛,各种疼痛,失眠,周围神经病,眩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