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南宁日报》报道截图
岁月峥嵘不忘初心南宁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队以党建为引领,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全面推进党建和公安工作互促并进。对外,支队依托智慧警务,树立国门形象;对内,支队以党建带队伍,画好党总支、党支部和党小组三级同心圆,党建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年,出入境管理支队拍摄的《坚守为民初心担当职责使命》视频宣传片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习课件供南宁市委市政府各相关部门学习。
近年来,出入境管理支队先后荣立集体二等功、“全国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全国文明窗口”等荣誉称号,培树了全国二级英雄模范、自治区劳模潘少锋和全区模范人民警察沈春波等先进典型,并推行“榜样”力量,涌现出一个又一个的“后浪”奋勇向前。
党建为依托,凝心聚力先锋示范年10月底,南宁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队整体搬迁到南宁市民中心后,除了提升硬件水平,实现智能化办证,提高群众满意度外,在“软件升级”上更是持续下苦工,抓实效。为了营造良好的党建学习氛围,支队设置了“党员之家”、“荣誉室”和“廉政文化墙”等,党员民警的学习、工作的条件都得到了优化提升。党总支通过“党员亮身份”、“党员先锋岗”、“流动先进党支部”等创先争优活动,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促使党员找差距、查根源、赶先进,从而激发整个支队的凝聚力,大家干劲十足。
出入境管理支队四大队党员民警马晓库,年作为南宁出入境第三名维和警察赴非洲执行任务。年马晓库同志不幸患有眼疾,病情严重时单眼视力几乎为零。在患病后,他以同样是维和警察克服重症肌无力的潘少锋副支队长为“榜样力量”激励自己,坚持一边积极配合治疗,一边尽力完成本职工作。
年春节,在眼疾尚未痊愈的情况下,因工作需要,马晓库同志接到上级命令之后,毅然承担起了疫情期间“逆行”出征非洲的艰巨任务。面对当地恶劣的治安环境、复杂的案情、多地方往返的奔波劳累,马晓库没有丝毫退缩,承担翻译、外事警务联系和侦查员多个角色,他从未向上级带队领导和同行人员提及自己的病情,以顽强的毅力连续奋战一个多月,直到圆满完成任务。马晓库同志因表现优异荣立个人三等功。
争先又创优,比学赶超不甘落后出入境管理支队党总支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在各自业务领域和具体业务工作中,以党员“亮形象、亮标准、亮承诺”活动为载体,喊出“向我看齐”的口号,比业绩、争上游,推动了首府公安出入境工作的全面发展。
为了推动首府公安出入境工作的智能化数据化,支队党总支从各部门抽调三名党员民警组成了信息化三人组,对智慧出入境建设发起了攻坚克难的总攻。三大队党员民警陆淦淳,毕业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涉外警务专业。他以“工匠精神”参与研发的“外易登”app,实现在邕外国人用手机“足不出户”就能进行临时住宿登记。该程序,曾荣获南宁市公安局警务创新大赛二等奖。
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党员民警赵丹丹,是一名巾帼不让须眉的技术尖兵,有派出所内勤、出入境前台受理、后台审批和技术科工作经验的她,在工作中凭着一股韧劲,攻克了许多出入境技术难题。
在短短的30天内,带领参与建设的5名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攻坚,先后攻克了25个技术难点,解决了6个全国性技术难题,率先在全国地市级出入境部门当中完成出入境大数据汇聚工作并建成大数据可视化系统,使该系统在全国同业当中处于领先地位。她自主设计和开发的《南宁市公安局出入境人工智能引导办理系统》项目,在南宁市公安局警务创新评比活动中获得三等奖,并于年光荣入选自治区成立60周年的宣传视频。
党员亮身份,提升党组织战斗力出入境管理支队通过“党员先锋岗”、“流动先进党支部”等创先争优活动,促使各支部不断提升为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作为“微笑国门”窗口的一大队,良好的争先氛围不仅影响着民警,也带动了辅警队伍。
“党员亮明身份,是我们自觉接受监督,履行党员先锋作用的具体表现。目前,我们大队全部民警都加入了党组织,同时已经有两名辅警也加入了党组织,并积极发挥先锋作用。”
据出入境管理支队一大队大队长沈春波介绍,党员辅警郭泳良,于年9月到大队工作。她利用外语特长专研业务,虚心学习外国人证件签发的各项业务规范、流程,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短短三个月时间,她就成长为前台民警的得力“助手”,积极发挥着警务辅助的作用。
在“七一”来临之际,出入境管理支队全体党员民警、辅警通过“党员亮身份”、“党员先锋岗”、“流动先进党支部”等创先争优活动,全力投入抗疫、创城公安出入境等首府中心工作,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自己实际行动奉献力量为党庆生。
(来源:综合自出入境管理支队、南宁日报)请给南宁警方一颗小星星
大家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