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由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功能障碍所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部分或全身骨骼肌无力和易疲劳,活动后症状加重,经休息后症状减轻。患病率为77~/万,年发病率为4~11/万。女性患病率大于男性,约3:2,各年龄段均有发病,儿童1~5岁居多。
重症肌无力的发病原因分两大类,一类是先天遗传性,极少见,与自身免疫无关;第二类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最常见。发病原因尚不明确,普遍认为与感染、药物、环境因素有关。同时重症肌无力患者中有65%~80%有胸腺增生,10%~20%伴发胸腺瘤。
重症肌无力发病初期患者往往感到眼或肢体酸胀不适,或视物模糊,容易疲劳,天气炎热或月经来潮时疲乏加重。随着病情发展,骨骼肌明显疲乏无力,显著特点是肌无力于下午或傍晚劳累后加重,晨起或休息后减轻,此种现象称之为“晨轻暮重”。重症肌无力患者全身骨骼肌均可受累,可有如下症状:
(1)眼皮下垂、视力模糊、复视、斜视、眼球转动不灵活。
(2)表情淡漠、苦笑面容、讲话大舌头、构音困难,常伴鼻音。
(3)咀嚼无力、饮水呛咳、吞咽困难。
(4)颈软、抬头困难,转颈、耸肩无力。
(5)抬臂、梳头、上楼梯、下蹲、上车困难。
重症肌无力属于中医学“痿证”范畴。中医认为病位虽在肌肉筋脉,但关乎五脏,尤以肝、肾、肺、胃最为密切,由五脏内伤,精血受损,肌肉筋脉失于滋养所致肢体迟缓、软弱无力,甚至日久不用,引起肌肉萎缩或瘫痪的一种病症。
艾灸治疗重症肌无力可以取穴中脘穴、气海穴、关元穴、合谷穴、血海穴、足三里穴。
★灸中脘穴
中脘穴:任脉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如下图:
灸此穴位可以绑一个随身灸施灸,如下图:
★灸气海穴、关元穴
气海穴:该穴位于人体的下腹部,直线连结肚脐与耻骨上方,将其分为十等分,从肚脐3/10的位置,即为此穴。
关元穴:任脉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
这两个穴位距离比较近,如下图:
灸这两个穴位可以绑一个随身灸施灸,如下图:
★灸合谷穴
合谷穴:合谷经穴名属于手阳明大肠经。位于手背虎口处,于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间陷中,左右手各一。如下图:
灸此穴位可以用一根高品微烟艾条点燃对着穴位施灸,如下图:
★灸血海穴
血海穴: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左右腿各一。屈膝取穴,如下图:
灸此穴位可以绑一个随身灸施灸,也可以用两个随身灸两腿同时绑缚施灸,如下图:
★灸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左右腿各一。如下图:
灸此穴位可以绑一个随身灸施灸,也可以用两个随身灸两腿同时绑缚施灸,如下图:
:
1、重症肌无力患者在心情不佳及冬春寒冷季节病情往往会加重。在冬春季节注意防寒保暖。
2、适量运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但不能运动过量,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一些有助于恢复健康的运动。
3、食疗方:黄芪乌鸡羹,乌鸡雌雄各1只,膛内塞入人参9克、生黄芪60克,生姜6克,以线缝合,加酒、水各半,入砂锅急火烧沸,撇去沫,文火慢炖,至骨酥肉烂,熬成浓汤,稍加调味,分日分顿,饮汤吃鸡,常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