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半夜翻个身、伸下腿,或者毫无征兆,腿就抽筋了,直接就能把人疼醒,严重些的甚至第二天腿还是酸疼的。这个腿抽筋,到底怎么回事呢?
抽筋不是缺钙引起的么?
缺钙能引起抽筋,
但不是所有的抽筋都是因为缺钙哦
很多人觉得腿抽筋是因为缺钙,其实不然。抽筋在医学上称之为腓肠肌痉挛,其特点是腓肠肌突然发生的强直性、疼痛性的痉挛,持续时间大多由数秒钟至数分钟不等。
多种原因可引起腿抽筋,不仅仅是缺钙,以下几种情况都可能导致抽筋:
缺钙钙离子在肌肉收缩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它能够维持肌肉正常的兴奋程度,但又必须维持在适当范围,当血液中钙离子浓度超过2.75毫摩尔/升,则肌肉兴奋性下降,若是低于2.25毫摩尔/升,肌肉就会变得不安分起来,轻微的刺激就容易发生痉挛,也就是抽筋。
这种抽筋经常发生在青少年,他们生长发育迅速,很容易缺钙,因此就常发生腿部抽筋。
寒冷刺激在寒冷的环境中锻炼时准备活动不充分,或者夏天游泳水温较低,都容易引起腿抽筋。
夜里的腿抽筋也有可能是晚上睡觉时腿部没有盖好,小腿肌肉受寒冷刺激所致。
疲劳过度长途旅行或爬山时,小腿肌肉最容易发生过度疲劳,疲劳到一定程度时,肌肉发生痉挛抽筋。
如果这个疲劳再加上寒冷刺激,抽筋就更容易发生了,如果白天进行了长途跋涉,晚上睡觉又没有把腿部盖好,半夜被抽筋的疼叫醒就很“正常”了。
水电解质失衡体内的水电解质环境的紊乱,也会导致肌肉的兴奋性异常,引起痉挛。腹泻、肺炎、大汗、发热、肿瘤等都是比较常见的引发体内水电解质失衡的原因。
最常见的是运动时间长且运动量大、出汗多,又没有及时补充盐分时,体内液体和电解质大量丢失,肌肉容易发生痉挛。
还有洗桑拿浴大量出汗而引发水电解质失衡致抽筋,老年人长期使用利尿剂或液体摄入不足出现失水导致的抽筋,孕妇及老年人低镁引起的肌肉抽筋等情况。
不当姿势或动作如长时间仰卧,被褥压在脚面,或长时间俯卧,使脚面抵在床铺上,迫使小腿某些肌肉长时间处于绝对放松状态,引起肌肉“被动挛缩”。
腿部静脉曲张或深部静脉血栓的患者,如果睡觉时长时间保持某种姿势,腿部静脉受压,回流受阻,造成血流淤滞,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引起腿部肌肉痉挛。
另外,有一些姿势容易引发肌肉抽筋,例如,躺在床上足尖向下用力可诱发小腿抽筋,应避免这个动作。
某些药物原因许多药物都可以造成肌肉抽筋,如利尿剂、治疗Alzheimer病的多奈哌齐、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新斯的明、帕金森的治疗药托卡朋、降压药硝苯地平、止喘药特布他林、降脂药洛伐他汀等均可以引起肌肉痉挛。
有些药物在停用后同样可以引起肌肉痉挛,如巴比妥类镇静药、地西泮、麻醉药等。
抽筋了应该怎么办?
几个动作缓解痉挛和疼痛~
1.扳起脚趾,翘起脚板,迅速缓解疼痛。
2.马上用手抓住抽筋一侧的大脚拇趾,然后慢慢将脚掌向自己方向拉,这样可拉伸腓肠肌。再慢慢伸直脚,然后用力伸腿,小腿肌肉痉挛一般就消失了。
3.用双手使劲按摩小腿肌肉也可以缓解痉挛和疼痛。
抽筋有办法预防吗?
要针对引起抽筋的原因进行~
1.睡觉时要注意保暖,避免局部肌肉受寒冷刺激进而痉挛。
2.避免过长时间运动或行走,以免小腿肌肉过度疲劳导致痉挛。
3.针对缺钙人群适当补钙(尤其是正在发育期的青少年),但是注意明确低钙真正原因,排除病理因素。
4.睡前做缓慢的小腿和脚部的肌肉拉伸放松动作也可以有效避免腿抽筋,拉伸动作参考上述腿抽筋时的缓解动作。
5.睡觉时适度拉松被褥,以免被褥压得太紧使腓肠肌和足底肌肉紧绷导致痉挛。
6.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后适时补充水和能量。
7.如果腿抽筋频繁发生,且调整不良生活习惯后不能改善,建议及时就诊,排查病因。
顽皮家族的气质小公主波斯猫nbsp外伤性癫痫的症状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