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由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功能障碍所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病率为77~/万,年发病率为4~11/万。女性患病率大于男性,约3:2,各年龄段均有发病,儿童1~5岁居多。重症肌无力在人的生活中不是罕见的疾病了,有很多人都是为了这疾病而失去性命,患有重症肌无力一定要及时治疗,从根本上治好重症肌无力。
Part1何为重症肌无力?
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因神经、肌肉接头间传递功能障碍所引起。以肌肉易疲劳晨轻暮重、休息后减轻为特点,首发症状多为单纯眼外肌麻痹。
Part2重症肌无力病因
1.遗传易感性近年来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研究显示,MG发病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根据MG发病年龄、性别、伴发胸腺瘤、AChR-Ab阳性
、HLA相关性及治疗反应等综合评定,MG可分为两个亚型:具有HLA-A1、A8、B8、B12和DW3的MG病人多为女性,20~30岁起病,合并胸腺
增生,AChR-Ab检出率较低,服用抗胆碱酯酶药疗效差,早期胸腺摘除效果较好;具有HLA-A2、A3的MG病人多为男性,40~50岁发病,多合
并胸腺瘤,AChR-Ab检出率较高,皮质类固醇激素疗效好;在国内许贤豪诊治的例MG病人中,有双胞胎2对(均为姐妹)。
2.近年研究发现,MG与非MHC抗原基因,如T细胞受体(TCR)、免疫球蛋白、细胞因子及凋亡(apoptosis)等基因相关,TCR基因重排不仅与MG相关,且可能与胸腺瘤相关,确定MG病人TCR基因重排方式不仅可为胸腺瘤早期诊断提供帮助,也是MG特异性治疗基础。
3.MG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NC)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受体减少,血浆皮质醇水平正常,动物实验提示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受体减少易促发EAM。
Part3重症肌无力临床分型
Ⅰ型:眼肌型
症状主要是单纯眼外肌受累,表现为一侧或双侧上睑下垂,有复视或斜视现象。
Ⅱ型:全身型
累及一组以上延髓支配的肌群,病情较I型重,累及颈、项、背部及四肢躯干肌肉群。据其严重程度可分为Ⅱa、Ⅱb型。
Ⅱa型:轻度全身型,常伴眼外肌无力,无咀嚼、吞咽及构音障碍,
下肢无力明显,登楼抬腿无力,无胸闷或呼吸困难等症状。对药物
反应好,预后较好。
Ⅱb型:中度全身型,明显全身无力,生活尚可自理,伴有轻度吞咽
困难,时有进流汁不当而呛咳,感觉胸闷,呼吸不畅
Ⅲ型:急性暴发型或重症激进型
起病快,进展迅速,常数周就可出现严重全身肌无力和呼吸肌麻痹。药物治疗不理想,预后不良。
Ⅳ型:迟发重症型
起病隐匿,缓慢进展,药物治疗不理想。2年内逐渐由Ⅰ型、Ⅱ型发展出现球麻痹和呼吸肌麻痹。药物治疗差,预后差。
Ⅴ型:肌萎缩型
起病半年出现肌肉萎缩,生活不能自理,吞咽困难,食物误入气管而由鼻孔呛出。口齿不清或伴有胸闷气急。因长期肌无力而出现继发性肌萎缩者不属于此型。病程反复2年以上,常由Ⅰ型或Ⅱ型发展而来。
Part4重症肌无力的危害
Part5早期症状
Part6重症肌无力检查方法
Prat7重症肌无力的治疗
1.药物治疗
(1)胆碱酯酶抑制剂是对症治疗的药物,治标不治本,不能单药长期应用,用药方法应从小剂量渐增。常用的有甲基硫酸新斯的明、溴吡斯的明。
(2)免疫抑制常用的免疫抑制剂为:①肾上腺皮质类固醇激素:强的松、甲基强的松龙等;②硫唑嘌呤;③环抱素A;④环磷酸胺;⑤他克莫司。
(3)血浆置换通过将患者血液中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去除的方式,暂时缓解重症肌无力患者的症状,如不辅助其他治疗方式,疗效不超过2个月。
(4)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人类免疫球蛋白中含有多种抗体,可以中和自身抗体、调节免疫功能。其效果与血浆置换相当。
(5)中医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中医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重症肌无力属“痿症”范畴。根据中医理论,在治疗上加用中医中药,可以减少免疫抑制剂带来的副作用,在重症肌无力的治疗上起着保驾护航的作用,而且能重建自身免疫功能之功效。
2.胸腺切除手术
患者90%以上有胸腺异常,胸腺切除是重症肌无力有效治疗手段之一。适用于在16~60岁之间发病的全身型、无手术禁忌证的重症肌无力患者,大多数患者在胸腺切除术后可获显著改善。合并胸腺瘤的患者占10%~15%,是胸腺切除术的绝对适应证。
Prat8重症肌无力急救
Prat9重症肌无力预防保健
重症肌无力预防要注意生活细节,起居有常,要按排好一日生活秩序,按时睡眠,按时起床,不要熬夜,要劳逸给合。避风寒、防感冒。饮食要有节,不能过饥或过饱,不能偏食。注意适量运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长期期卧床不起的病人,应给予适当的按摩防止褥疮的产生。在治疗上病人应有良好的心态与康复的信心,避免精神剌激和过度脑力劳累。
医院神经内科一区。-
根治白癜风时间多久白癜风哪里治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