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肌无力可以发生在各个年龄段,两性均可发病。发病率大约为10-20人/万人?年,患病率为-人/万人,患病率是发病率的15倍,且两者均呈上升趋势。
重症肌无力是重点累及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AChR的、AChR抗体介导的、细胞免疫依赖的、补体参与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一》病因病机
历代医家治疗此病均从脾肾人手,鲜有从肝、从血、从风论治者。《临证指南医案.痿》日:“盖肝主筋,肝伤则四肢不为人用,而筋骨拘挛;肾藏精,精血相生,精虚则不能灌溉诸末,血虚则不能营养筋骨。”王世龙医生认为,诸筋罢极弛缓应责之于肝。。
《二》案例
高某,女,68岁。年6月28日初诊。主诉:疲乏无力,眼睑下垂已有3年,加重半年。患者于3年前无明显原诱因出现晨轻暮重和眼球不灵活,疲乏无力及活动后无力症状明显后加重等症状,前来求诊,系统中西医结合治疗。
症见:眼睑下垂,眼球不灵活,晨轻暮重,疲乏无力,二便正常。
体格检查:肌肉活检,检测结果呈现阳性。
西医诊断:重症肌无力。中医诊断:痿证。
辨证:脾肾亏虚。治则:补肾健脾。
方药:中药汤剂加减,具体药物组成如下:熟地黄30g,巴戟天12g,山萸肉15g,石斛12g,肉苁蓉12g,制附子6g,五味子15g,官桂9g,茯苓30g,麦冬15g,石菖蒲12g,远志15g,薄荷15g。连服30剂后,疲乏无力症状明显改善,眼球症状有所好转。继续守法服药30剂,眼睑下垂减轻,饮食得方面有所好转,肢体活动有力,嘱坚持服药巩固疗效。
中医讲辩证施治,以上药方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服用!如擅自抓药出现任何异常,后果自负!
按:重症肌无力是一种容易反复发作的慢性疾病,病程较长,在辩证正确的情况下,若病机无根本变化,须效不更方,随证加减治疗,最终都会取得不错的疗效。患者在治疗八月后症状缓解,肝功能指标正常,未诉特殊不适,提示八角固力汤不仅可以改善肌无力症状,还可以通过气血运行通畅来提高机体免疫应答功能。
《四》讨论
现代医学对重症肌无力免疫应答的始动环节尚未有明确答案,由于绝大部分重定肌无力患者均有胸腺异常,现在以切除胸腺的外科手术治疗为主,但许多病例在胸腺切除后依然复发。其内科治疗和术后需药物辅助治疗的周期长,副作用大,容易产生耐药性,病情常顽固难愈。因此中医在缓解肌无力症状和防止本病复发的治疗上具有重要意义。
什么是八角固力汤?
主方组成:天龙、地龙、五爪龙、川江龙、活血龙黄芪、党参、茯苓、杜仲、西洋参、葛根、山茱萸、煅牡蛎、当归、炮山甲、白术、甘草。
功效:健脾益气、活血通络、补肝益肾。
擅治病症:重症肌无力、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运动神经元病、周围神经损伤肌萎缩等以肌肉痿痹不用、肌力减弱、变性、肌肉萎缩及支配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病症。
痿证:是指以肢体筋脉弛缓,痿软无力,甚则肌肉萎缩或瘫痪为主要表现的肢体病症。故又有“痿躄”之称。常与邪热伤津,或气阴不足等因素有关。本病病位在筋脉、肌肉、但根于五脏虚损。肾主骨,脾主肌肉,肝主筋,心主血脉,肺主皮毛,故痿证病变主要涉及局部经脉与以脾胃、肺、肝、肾关系较为密切。基本病机是筋脉肌肉失于濡养。在治疗上述病症中,采用八角固力汤主方灵活运用并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依据辩证结果依次从健脾益气、养血补肝、强肾固元三个步骤进行治疗。并根据病位的差异,调整对应五脏的五味主药的剂量,以达到调节脏腑功能,平衡气血阴阳的目的,临床上出现肌肉痿软无力,是以筋脉弛缓。软弱无力,升降失司,不能随意运动为主要特征的疑难杂症《黄帝内经》云:“脾主身之肌肉。”这是因为人体的四肢、肌肉,均需要脾胃运化来的水谷精微物质来滋养。只有脾气健运,气血生化有源,周身肌肉才能得到水谷精微物质的充养,从而保证肌肉丰满,强健有力。故《黄帝内经》又云:“脾主运化水谷之精,以生养肌肉,故主肌肉。”所以在治疗本证王世龙医师在遵循古人治痿独取阳明的基础上,重视脾胃调节的同时也不忘补益肝肾、培本固元从本源上增强病患的体质,利于病情的恢复。
重症肌无力患者良方,八角固力汤
第一步:疏经健脾,补充气血,改善患者脾胃基础:增强患者本身的免疫,舒经健脾。
第二步:养血活络,清热化痰,改善眼睑下垂、眼球转动不灵活,使患者体质能够有一个不错的改善。
第三步:镇肝养肌,濡养筋经,修复受损肌神经,疏通脉络,增强乙酰胆碱的分泌。
第四步:健脾益气,激活麻痹和休眠的细胞,改善肌肉丰满,使患者强健有力,治疗患者的眼睑下垂、四肢无力、吞咽困难等症状。
第五步:润燥舒筋,布精起痿,强肾固元,改善主动肌、吞咽肌、呼吸肌的功能,使患者逐步的不再依靠药物维持病情,从而达到真正的治疗效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