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有关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淀粉、蛋白质和核酸都是大分子物质B、脂肪、肝糖原、肌糖原、淀粉均为细胞内储存能量的物质C、构成细胞的任何一种化合物都能在无机自然界找到D、蛋白质是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正确答案C
解析解:A、淀粉是多糖属于生物大分子,蛋白质和核酸也都是大分子物质,A正确;B、脂肪是细胞内储存能量的物质,肝糖原、肌糖原、淀粉属于多糖,也是细胞内储存能量的物质,B正确;C、构成细胞的任何一种化学元素都能在无机自然界找到,但是化合物不一定,C错误;D、蛋白质是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D正确。故选:C。
2、下列有关细胞中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光合作用中,C元素从CO2经C3、C5形成(CH2O)B、没有N元素植物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C、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中,氧元素来自于参加反应的H2OD、血液中钙含量过高,动物会出现抽搐正确答案B
解析解;A、光合作用过程中C原子的转移途径是CO2→C3→(CH2O),A错误;B、N是叶绿素、酶等的组成成分,植物缺少N会导致叶绿素和光合作用相关的酶不能合成,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B正确;C、光合作用过程中参加反应的水中的氧进入氧气,产物有机物中的氧来自二氧化碳,C错误;D、血钙中钙含量过低,动物会出现抽搐,过高会出现重症肌无力,D错误。故选:B。
3、还原糖、脂肪、蛋白质和RNA四种有机物的鉴定实验中,选材或操作正确的是( )
A、用斐林试剂检测胡萝卜汁中的还原糖B、向花生种子匀浆中滴加苏丹Ⅲ染液检测脂肪C、将双缩脲试剂A液与B液混合,摇匀后检测豆浆中的蛋白质D、常温条件下,核糖核酸与甲基绿作用,呈现绿色正确答案B
解析解:A、鉴定还原糖最好选择含糖量高的,颜色浅的生物组织,胡萝卜汁颜色深,即使含有还原糖也存在颜色干扰,A错误;B、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鉴定,呈橘黄色,B正确;C、双缩脲试剂的使用方法是先加A液到组织样液中,摇匀后再加B液,C错误;D、甲基绿能使脱氧核糖核酸(DNA)呈绿色,D错误。故选:B。
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病毒)、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进行化学成分分析。以下分析结果正确的是( )
A、含有水、DNA、RNA、糖原、蛋白质等成分的样品是小白鼠组织B、只含有蛋白质和DNA成分的样品是乳酸菌C、含有水、DNA、RNA、蛋白质、纤维素等成分的样品是玉米组织和乳酸菌D、既有DNA,又有RNA的只有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正确答案A
解析解:A、糖原是动物细胞特有的多糖,因此含有水、DNA、RNA、糖原、蛋白质等成分的样品是小白鼠组织,A正确;B、只含有蛋白质和DNA成分的样品是T2噬菌体,B错误;C、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成分,而乳酸菌细胞壁的成分为肽聚糖,C错误;D、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既有DNA又有RNA成分的样品可能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乳酸菌、酵母菌等,D错误。故选:A。
5、年中秋将至,家住安徽省患糖尿病的林奶奶,因食用“无糖月饼”而被“甜晕”,还好抢救及时,脱离危险。目前很多广告语存在科学性错误,下列你认为正确的是( )
A、无糖饼干没有甜味,属于无糖食品B、“XX牌”鱼肝油,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有助于宝宝骨骼健康发育C、某地大棚蔬菜,天然种植,不含任何化学元素,是真正的绿色食品D、“XX牌”口服液含有丰富的N、P、Zn等微量元素正确答案B
解析解:A、淀粉是糖类,A错误;B、维生素D能有效地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B正确;C、蔬菜是有机化合物,是由C、H、O等元素组成的,C错误;D、N、P是大量元素,Zn是微量元素,D错误。故选:B。
6、以下关于实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利用光学显微镜可观察到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B、西瓜汁中含有丰富的葡萄糖和果糖,可用作还原糖鉴定的替代材料C、做脂肪的鉴定实验时,发现满视野都呈现橙黄色,滴1~2滴质量分数为20%的盐酸洗去多余的染料D、在稀释的蛋清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振荡摇匀,可看到溶液变为紫色正确答案D
解析解:A、观察到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需要用电子显微镜,A错误;B、检测还原糖实验中,所选实验材料应该富含还原糖且颜色较浅,西瓜汁的红色会影响颜色反应,B错误;C、做脂肪的鉴定实验时,发现满视野都呈现橙黄色,滴1~2滴质量分数为50%的酒精洗去多余的染料,C错误;D、在稀释的蛋清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振荡摇匀,可看到溶液变为紫色,D正确。故选:D。
7、关于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可用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蒸馏水来鉴定葡萄糖和尿液中的蛋白质B、脂肪的切片法鉴定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色的脂肪颗粒C、鉴定还原糖时,要加入斐林试剂甲液摇匀后,再加入乙液D、在使用苏丹Ⅲ鉴定脂肪的实验中,酒精的作用是洗去实验材料上的浮色正确答案C
解析解:A、尿液中的葡萄糖属于还原糖,可用斐林试剂检测,尿液中的蛋白质也可用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进行检测,但使用乙液时要用蒸馏水进行稀释,A正确;B、脂肪的切片法鉴定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色的脂肪颗粒,B正确;C、鉴定还原糖时,要加入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的混合液,C错误;D、在使用苏丹Ⅲ鉴定脂肪的实验中,50%酒精的作用是洗去实验材料上的浮色,D正确。故选:C。
8、用碘液、苏丹Ⅲ染液和双缩脲试剂测得甲、乙、丙三种植物的干种子中三大类有机物颜色反应如表,其中“+”的数量代表颜色反应深浅程度,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乙种子中主要含蛋白质B、碘液、苏丹Ⅲ染液和双缩脲试剂与相应的物质发生的颜色反应分别是蓝色、橘黄色和紫色C、在观察颜色时有可能用到光学显微镜D、这三种试剂的使用均不需要水浴加热正确答案A
解析解:A、根据甲、乙、丙中出现颜色的程度可以确定,甲中主要含有淀粉,乙中主要含有脂肪,丙中主要含有蛋白质,A错误;B、碘液、苏丹Ⅲ染液和双缩脲试剂与相应的物质发生的颜色反应分别是蓝色、橘黄色和紫色,B正确;C、在观察颜色时,鉴定脂肪实验中需要用到光学显微镜,C正确;D、这三种试剂的使用均不需要水浴加热,只有在鉴定还原糖时需要水浴加热,D正确。故选:A。
9、下列有关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三个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只有脂肪的检测需要使用显微镜B、还原糖的检测需要水浴加热C、检测还原糖、蛋白质所用试剂相同D、三个实验的显色反应均不相同正确答案C
解析解:A、生物大分子的检测中,只有脂肪的检测需要使用显微镜,A正确;B、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反应需要水浴加热,B正确;C、检测还原糖用斐林试剂,检测蛋白质用双缩脲试剂,两者硫酸铜的浓度不一样,C错误;D、三个实验的显色反应都不一样,D正确。故选:C。
10、与乌龟的心脏所属的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相同的是( )
A、人的血液B、人的肌纤维C、人的皮肤D、人的呼吸系统正确答案C
解析解:A、心脏所属的层次是器官,血液组织,故A错误;B、肌纤维属于细胞,故B错误;C、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故C正确;D、人的呼吸系统属于系统,故D错误。故选:C。
二、解答题(共50分)11、(16分)为探究玉米籽粒发芽过程中一些有机物含量的变化,研究小组利用下列供选材料用具进行了实验。材料用具:玉米籽粒;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碘液,缓冲液,淀粉,淀粉酶等;研钵,水浴锅,天平,试管,滴管,量筒,容量瓶,显微镜,玻片,酒精灯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检测玉米籽粒发芽过程中蛋白质(肽类)含量变化,在不同发芽阶段玉米提取液中,分别加入试剂,比较颜色变化。该实验需要选用的器具有(填序号)。①试管②滴管③量筒④酒精灯⑤显微镜
(2)为了检测玉米籽粒发芽过程中淀粉含量变化,将不同发芽阶段的玉米籽粒纵切,滴加,进行观察。结果显示,胚乳呈蓝色块状,且随着发芽时间的延长,蓝色块状物变小。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3)为了验证上述蓝色块状物变小是淀粉酶作用的结果,设计了如下实验:在1~4号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应的提取液和溶液(如图所示),40℃温育30min后,分别加入斐林试剂并60℃水浴加热,观察试管内颜色变化。请继续以下分析:
①设置试管1作为对照,其主要目的是.
②试管2中应加入的X是的提取液。
③预测试管3中的颜色变化是.若试管4未出现预期结果(其他试管中结果符合预期),则最可能的原因是.
正确答案(1)双缩脲①②③(2)碘液玉米发芽过程中胚乳的淀粉逐渐减少(3)排除用于实验的淀粉溶液中含有还原性糖发芽前玉米蓝色→砖红色淀粉酶已失活
解析解:(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检测蛋白质或多肽应该用双缩脲试剂;该实验需要用量筒量一定量的蛋白质溶液、双缩脲试剂A液,需要用滴管滴加双缩脲试剂B液,但是该实验不需要加热,也不需要显微镜观察,故选①②③。(2)检测淀粉应该用碘液;胚乳呈现蓝色块状,说明胚乳含有大量的淀粉,而随着时间的延长,蓝色块状变小了,说明玉米发芽的过程中胚乳的淀粉逐渐减少了。(3)①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上述蓝色块状物变小是淀粉酶的作用,在淀粉酶的作用下淀粉水解产生了还原糖,还原糖用斐林试剂检测会出现砖红色沉淀。1号试管加的是缓冲液和淀粉,作为对照试验,其可以排除用于实验的淀粉溶液中含有还原糖。②根据单一变量原则,1号试管加的是缓冲液作为对照,3号、4号实验组分别加了发芽玉米提取液、淀粉酶溶液,则2号试管加的X溶液应该是发芽前玉米提取液。③3号试管发芽玉米提取液中含有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产生了还原糖,因此其颜色由蓝色变成了砖红色;如4号试管的颜色没有从蓝色变成砖红色,可能是因为淀粉酶已失活,不能催化淀粉水解。
12、(12分)根据“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鉴定成熟苹果果肉中存在还原性糖所用的试剂是,该试剂与细胞内还原性糖发生作用,形成沉淀,因此,可用该试剂检验糖尿病病人尿液中是否存在。
(2)鉴定花生子叶细胞中脂肪的实验中,能将脂肪染成橘黄色的染液是,用其染色时,要用酒精来冲洗浮色.这是因为。
(3)鉴定黄豆组织中存在蛋白质时,向组织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A摇匀,再向样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B摇匀.其中双缩脲试剂B只能滴4滴,而不能过量,为什么?
(4)本实验注意事项:①斐林试剂极不稳定,其甲液和乙液需,使用时再临时混合均匀用于实验.
②双缩脲试剂的使用,应先加试剂,造成碱性环境,再加试剂。
③在还原性糖的鉴定中,对试管中溶液加热时,试管底部不要触及,试管口不要朝向,以免溶液沸腾时冲出试管造成烫伤.
④蛋白质的鉴定样品液浓度不能,以免实验后粘住试管壁,洗不净.
正确答案(1)斐林试剂;砖红色;葡萄糖
(2)苏丹Ⅲ染液;苏丹Ⅲ能溶于酒精中
(3)双缩脲试剂B液过多,则会引起Cu2+过多而掩盖生成的紫色
(4)分别配制、储存;0.1g/mL的NaOH;0.01g/mL的CuSO4;烧杯底部;实验者;太大
解析解:(1)鉴定成熟苹果果肉中是否存在还原糖所用的试剂是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试剂与细胞内还原糖发生作用,形成砖红色沉淀.糖尿病人的尿液中含有葡萄糖,所以可用斐林试剂检验糖尿病人的尿液.
(2)鉴定花生子叶中脂肪的实验中,用苏丹Ⅲ染液能将脂肪染成橘黄色.由于苏丹Ⅲ能溶解在酒精中,所以用酒精冲洗浮色.
(3)双缩脲试剂的使用,应先加2ml0.1g/mL的NaOH溶液,造成碱性环境,再滴加3-4滴0.01g/mL的CuSO4溶液.如果加入的双缩脲试剂B过量,会使溶液呈蓝色,而掩盖生成的紫色.
(4)①斐林试剂极不稳定,其甲液和乙液需分别配制、储存,使用时再临时混合均匀用于实验.②双缩脲试剂的使用,应先加1ml0.1g/mL的NaOH溶液,造成碱性环境,再滴加3-4滴0.01g/mL的CuSO4溶液.如果加入的双缩脲试剂B过量,会使溶液呈蓝色,而掩盖生成的紫色.③在可溶性糖的鉴定中,对试管中溶液加热时,试管底部不要触及烧杯底部;试管口不要朝向实验者,以免溶液沸腾时冲出试管造成烫伤.④蛋白质的鉴定样品液浓度不能太大,以免实验后粘住试管壁,洗不净.
13、(12分)在一个阴湿的山洼草层中有一块腐木,在腐木上生活着一些细菌、蘑菇、苔藓、白蚁等生物,在其周围还有老鼠等.请你根据所掌握的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这些生物在形态上看来千姿百态,但在结构上都是由构成的;
(2)在这些生物中,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属于多细胞动物的是;
(3)在这里所有的白蚁组成一个,所有的生物组成一个;
(4)这里所有的生物与其周围的阳光、土壤、水、空气等共同构成了。
正确答案(1)细胞
(2)细菌蘑菇、苔藓、白蚁、老鼠
(3)种群群落
(4)生态系统
解析解:(1)腐木上的这些生物在形态上千姿百态,但在结构上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在这些生物中,细菌属于单细胞生物.属于多细胞动物的是白蚁、老鼠.
(3)在这里的所有白蚁组成一个种群,所有的生物组成一个群落.
(4)这里所有的生物与无机环境(其周围的阳光、土壤、水、空气等)共同构成了生态系统.
14、(10分)阅读短文,回答有关问题。几十年前,新西兰有一个牧场的大片牧草长势很弱,有的甚至发黄枯萎,即使使用了大量的N、P、K肥也无济于事,后来,人们偶然发现牧场内的一小片牧草长得十分茂盛,原来,这一片“绿洲”的附近有一座钼矿,矿工每天上下班总是抄近路走,他们的鞋子踩过的地方,牧草都是绿油油的,经过科学家的化验和分析发现一公顷牧草只需克钼就足够了。
(1)下列关于钼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钼是牧草所必需的化学元素B.钼是牧草所必需的微量元素C.钼可以由其他元素转化而来D.钼的作用不可以用其他元素代替
(2)牧草细胞中的元素大多以的形式存在,既有,又有无机化合物,它们的区别是。
(3)研究表明该处土壤中与牧草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都是同一种元素,由此(填“能”或“不能”)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正确答案(1)C
(2)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 分子组成中是否含有碳元素
(3)不能
解析解:(1)解:A、钼是牧草所必需的化学元素,A正确;B、钼是牧草所必需的微量元素,B正确;C、钼不能由其他元素转化而来,C错误;D、钼的作用不可以用其他元素代替,D正确。故选:C。(2)细胞中的元素大多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包括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二者的区别为分子组成中是否含有碳元素。(3)土壤中与牧草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都是氧,但这不是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的原因,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的原因是组成生物体的元素都能在无机环境中找到,没有一种元素是生物特有的。
特别声明: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