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圣张仲景曾以“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明志,用其毕生所学造福于民、流芳百世,可谓一千多年前的工匠医生。匠人,专业专注,精雕细琢。将工匠精神之敬业、精益、专注、创新融入医生的职业生涯中,用一颗赤诚之心,两只勤劳之手,解除病患之痛苦,医院胸外科主任沈祯云便是这样的当代中国工匠医生。他从不以大家自居,但一直以先贤为榜样鞭策自己,满腔热忱全身心投入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在其近30年的胸外科医生工作中,始终以病患为中心,以工匠精神孜孜不倦地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不惧挑战、勇于开拓胸外科研究新领域新技术,熟练掌握了胸腔镜下治疗肺癌、食管癌、漏斗胸、手汗症等相关技术且与时俱进。他不忘初心、精益求精,是后辈的领路人、患者的知心人。
二十五年孜孜不倦“小大夫”成长为“大医生”
从年到年,长达6年时间在北京医科大学医疗系进行深造的沈祯云,一直都坚守着一颗初心,希望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为患者祛除病痛。带着这个梦想,毕业时各科成绩优异的沈祯云顺利进入了医院外科,成为了一名住院医师,作为我国住院医规范化培训的第一批,开启了其医生生涯。在这期间,勤于思考、不断学习、脚踏实地成为他勉励自己的座右铭,通过当年诸多德高望重的北医教授的言传身教,他不断加强自己的外科基本功,从掌握好胸外科常规操作的胸腔穿刺、胸腔引流及开胸关胸的“小大夫”开始,逐步成长为一名“术业有专攻”的外科“大医生”。回想当年自己的学习态度及工作状态,沈祯云感慨万千,那时的自己就是凭着一股子钻劲儿韧劲儿,剥丝抽茧刨根问底认真研究每一个病例,严谨对待每一次操作,正是应了中国那句古话,“艺痴者技必良”,,他的老师刘丹丹教授也非常欣赏他的这份认真和刻苦并给予他很多鼓励和指导。年7月,沈祯云顺利成为了北医三院胸外科住院总医师。
在北医三院胸外科磨炼和实践了二十年的沈祯云,诊疗了数以万计的患者,也让他深刻感受到医生的使命和责任。医院、医院、医院所进行的基层锻炼,以及医院胸外科、美国约翰·医院的进修和访问,不仅让他了解了基层医疗需求、学习到先进理念技术、拓展了眼界视野,更重要的是,使他更加明确了自己的职业目标——用更先进的技术为患者祛除病痛,用有温度的帮助提高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他特别认同特鲁多医生那句“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的格言,医生不仅要有专业技术,也要有人文情怀。
磨砺精湛技艺造福万千患者
在北医三院胸外科工作时,沈祯云顺利完成了第一例胸腔镜辅助漏斗胸微创矫治术、第一例间位空肠代食管手术,第二例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手术,和普通外科协作完成了国内首例胸腔镜经膈肌肝脏肿瘤切除术,成功在国内较早开展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并率先开展应用直线型切割缝合器行食管胃侧侧吻合预防吻合口狭窄临床研究,开展了纵隔肿瘤切除术,胸腔镜下食管肌层切开治疗贲门失迟缓,胸腔镜下食管良性肿瘤摘除术,胸腔镜下食管切除等手术。千余例胸外手术胸腔镜手术近70%,精益求精降低患者的手术创伤和风险,想法设法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对于胸外科疑难危重情况的处理,沈祯云主任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摸索出不少独到之处。为减少胸外科食管胃吻合口术后狭窄的发生,他还在国内较早开展了食管胃侧侧吻合术,为提高胸腺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手术效果,开展了通过双侧胸腔入路胸腔镜微创手术。
科研创新做知识海洋中的苦行僧
现在的沈祯云主任早已熟练掌握了胸腔镜微创手术,并通过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肺大疱切除、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食管切除等微创手术,给予患者更多生存的希望。与此同时,沈祯云主任还不断进行着临床医疗技术的科研创新,并先后在北医三院、南京医院承担教育教学任务,以丰富的课程内容和紧密联系临床病例的诊断和治疗,提高教学效果。
目前,沈祯云主任以特聘专家身份到中国医科大学医院胸外科任科主任,他不仅在手术台上发光发热,更在学术领域有着一定的影响力。他以第一作者身份撰写的近20篇学术文章和主导的研究先后在国内外知名权威期刊刊发,其发表的《腋下小切口与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疗效及费用比较》、《多发性肋骨骨折的内固定治疗》、《上叶肺癌术后支气管切缘癌残留相关因素分析》等论文,见证了他一步一个脚印从临床到科研的总结和经验。“科研创新的道路虽然很苦很累,但是它能够延续医学的生命力,激发医生的创造力,所以再苦再累也要坚持下去!”对于沈祯云主任来说,专注研究创新、专注专业提升、专注人才培养这三者同样重要!
仁心仁术践行救死扶伤的天职
一颗悬壶济世的仁爱之心,一种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匠人品格,沈祯云主任是患者心目中的“好大夫”,是患者家属信任的沈医生。
“一名71岁的女患者年时查出了肿瘤,生活受到了严重的影响。由于患者年龄比较大,思想比较保守,一直不肯接受手术治疗。然而患者在保守治疗两个月后,仍不见疗效。在朋友介绍下,她到医院(医院)找到沈祯云主任,经与沈主任多次沟通,得到了宽慰增强了信心,并最终同意由沈祯云主任主刀进行手术治疗。术后患者恢复情况极佳!这让我们都很高兴!”同沈祯云主任一同参与手术的医生回忆到,为了让患者能够以最小的痛苦获得最有效的治疗,沈祯云主任反复确定手术方案中的每一个细节,确保每一个环节都不出纰漏。患者如今康复两年多了,身体状况很好,每三个月复查一次,沈主任亲自跟踪,热心对待,耐心细致给出下一步的康复建议。
正因为以最真诚的态度和最用心的方式对待每一位患者,许多患者把沈祯云主任当做身边的知心人、健康的守护者,不但为沈祯云主任送来了锦旗,更自发组建了“胸部肿瘤患者康复之家”。“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巧手除病”……面对患者的肯定和信任,沈主任坦言:救死扶伤是医者天职,不论何时何地,都要付出全力拯救病患!手术结束后,康复治疗才开始,在沈主任的康复之家,会员是终身服务,这是沈祯云主任的承诺,也是医生的使命和职责!
鲜为人知的是,沈祯云主任还多次参加了卫生部医疗救助任务。年,他作为北京奥运会应急医疗队创伤分拣组成员,为奥运会的顺利开展贡献力量。年,参加了青海玉树地震医疗救助,作为卫生部首批医疗队成员在地震灾区第一线救死扶伤。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匠心传世做患者守护人
沈祯云始终记得自己十八岁时作为医学生大一新生所宣的誓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我志愿献身医学,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医德,尊师守纪,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全面发展。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他在近三十年胸外科医生生涯所获得的认可和肯定,是其不忘初心专心致志以事其业的必然。能够成为“胸部肿瘤患者康复之家”的守护者,沈祯云主任认为这是一种荣誉,一份信任,更将是自己的奋斗目标。未来,沈祯云主任还将一如既往守候在医疗一线,以更严谨的态度更精湛的技艺,传承医德医术,为更多病患解除痛苦!
本文刊登于健康报网
身心护佑健康同行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