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中医妇科郭主任。
黄芪是一种温补类的中药,适用于治疗气虚、乏力等症状,有“补气王子”之称。生活中一些注重养生的人,经常会用黄芪泡水喝来补气。
中医认为:“内行之黄芪,外行之人参。”由此可见,黄芪的养生价值比较高,但是国医大师邓铁涛有言:“黄芪用量多寡,要时时留意证候变化,切勿墨守成规。”
今天我就从黄芪的用量不同,谈谈中医的辩证用量的重要性。
1:黄芪10克,可以用来治疗低血压,服用少量的黄芪可以起到增高血压的作用,但是当黄芪为30克以上时可以治疗高血压,有非常不错的降血压的效果。
2:黄芪12克用量,加上防风3克,白术15克,这就是防风散的组方构成,临床上经常被用来治疗出汗多,出汗异常的症状。
3:黄芪用量15克,可制成补中益气汤,可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之功效,适当加减,可以用来治疗脱肛,子宫脱垂等。
4:黄芪用量30克,加上枳壳3克,加上四君子汤,可以用来治疗胃下垂。咱们都知道四君子汤可以助阳补气,黄芪可以用来补气固表,而枳壳可以帮助黄芪发挥的更好。
5:黄芪30克,本身具有脱毒消脓的功效,可以治疗久治不愈的伤口,痤疮,溃烂。
6:黄芪用量30-克,可以治疗重症肌无力,肌无力是脾胃虚寒的病症,重用黄芪,可以补脾胃,治疗肌无力。
以上就是黄芪不同的用量,发挥6种功效。不管是什么药,具体用药都是需要根据你自己的情况和体质而定的,所以建议大家服药之前先弄清楚自身症状,否则就是盲目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