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帕金森病日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帕金森病的发病率有增无减,并且一些中年人也会患上此病。据了解,我国的帕金森病患者或已超万。如何警惕帕金森呢?如果出现以下症状,就要当心。目前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帕金森病的发病率为1.7%,据此推算,目前国内帕金森病患者已经超过万名。医院神经内科谭琦主任医师介绍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帕金森病患者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再加上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年龄因素及长期精神压力等,帕金森病呈现年轻化趋势,有一种帕金森叫青少年型帕金森病,占据帕金森病总人数的5%至10%。帕金森病的一些症状,如:面部缺乏表情、动作缓慢、手部不停颤抖等,常被误认为是“老年病”,因此很多患者是疾病发展到一医院就诊和治疗。目前帕金森病尚没有根治方法,但通过采取内科药物、外科手术及其他辅助康复等治疗方法,可以大大减缓症状,让患者能够独立生活,且保持较好的生活质量。因此只有早发现、早治疗,才能早获益。警惕帕金森病的早期症状1震颤震颤是帕金森常见的首发症状,约75%病人首先出现该症状。震颤是由于肢体的协同肌与拈抗肌连续发生连续的节律性的收缩与松弛所致。典型的震颤为静止性震颤,即病人在安静状态或全身肌肉放松时出现,甚至表现更明显。2肌肉僵直早期多从单侧肢体开始,患者感觉关节僵硬及肌肉发紧。影响到面肌时,会出现表情呆板的“面具脸”;影响到躯干、四肢及膝关节屈曲的“三曲姿势”。3行动迟缓早期患者上肢的精细动作变慢,如系鞋带、扣纽扣等动作比以前缓慢许多,甚至无法顺利完成。写字也逐渐变得困难,笔迹弯曲,越写越小,称为“小写症”。行走时起步困难,一旦开步,身体前倾,步伐小而越走越快,不能及时停步,即“慌张步态”。行进中,患侧上肢的协同摆动减少以至消失;转身困难,以致要用连续数个小碎步才可。4嗅觉减退、便秘如果香蕉、泡菜、香料的味道都闻不出来了,并且原本正常的排便习惯也发生了变化,建议您及时去看医生。5合并其他症状有时患者还会合并出现语言减少和声音低沉单调、吞咽困难、流涎、睡眠障碍、抑郁或痴呆等症状。帕金森病人的震颤症状与特发性震颤不同,前者是静止性震颤,一旦运动时并不抖。而特发性震颤是越紧张越抖得厉害;另外,帕金森病人行动迟缓与老年脑萎缩引起的行动缓慢也有所不同,帕金森病人表现出小碎步、踉踉跄跄好像要摔倒似的,而脑萎缩引起行动缓慢的老年人动作相对不是很僵硬。如果有以上症状,就要警惕是否是帕金森病,及时检查就医。医院神经内科科室有医护人员47人。主任医师5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4人,医师4人。该专业重点治疗急性脑血管病(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梗塞)、脑炎、癫痫、帕金森氏病、偏头痛、急性脊髓炎、多发性硬化、重症肌无力、面神经炎、三叉神经痛、格林—巴利综合征、眩晕症、坐骨神经痛等疾病。科室始终以患者为中心,以服务促发展,现已开展了脑卒中救治绿色通道,对脑梗塞病人实施6小时内静脉溶栓治疗,并已治疗此类患者约56人次,有效率高达86.5%以上;同时,科室还开展了脑出血颅内血肿穿刺碎吸术治疗,现已治疗49例,有效率达91.3%;开展了“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肌张力障碍疾病,对神经科难治性疾病如面肌痉挛、咬肌痉挛、Meige综合征、痉挛性斜颈、脑病后肢体痉挛、紧张性头痛、偏头痛、以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等疾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科室还建立了卒中单元医学模式,病人可接受高压氧、氧吧,针灸、肢体康复功能训练等治疗。科室可做的检查项目有:PET/CT、核磁共振(MRI)、64排CT、脑电图、肌电图、脑干诱发电位、血管彩色B超、经颅多谱勒(TCD)等检查。神经内科专家介绍黄如训,医院专家顾问。医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谭琦,神经内科主任,主任医师,中山大学副教授。东莞市神经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陈豪,主任医师,神经内科主任顾问,教授。
鍖椾含鍝鍖婚櫌娌荤枟鐧界櫆椋庣枟鏁堝ソ鍖椾含娌荤枟鐧界櫆椋庣殑姝h鍖婚櫌
转载请注明:http://www.fdhhc.com/xgyy/2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