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平台根据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经验传承,通过对治疗重症肌无力数千例患者的临床总结,为广大患友提供重症肌无力缓解期中医调养、发作期中西医结合治疗、危象期抢救注意事项及典型病案分析等知识,旨在让患友正确认识疾病,充满信心,走向健康。
痿证重症肌无力属中医“痿证”的范畴,痿证是指机体形体、脏腑、骨髓筋脉衰退失用甚至萎缩枯槁的一类病症。从中医角度看,多是因为脏腑内伤,肢体筋脉失养所致,加之摄生不慎,失于锻炼运动,日久出现肌肉萎缩,骨节不能活动。
痿证可分为分为“皮痿”、“脉痿”、“筋疾”、“肉痿”、“骨痿”五类。中医理论中肺主皮毛,心主血脉,肝主筋脉,脾主肌肉,肾主骨髓。五脏功能受损,都会出现相应的痿证。
根据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的“五脏相关理论”,从重症肌无力的病机“脾胃虚损”出发,脾胃虚损可直接影响心、肺、肝、肾四脏。而心肺肾肝损伤也可反过来影响脾胃,形成相互影响、错综复杂的多维联系。故“补脾益气,平衡阴阳”是中医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着眼点。
关于痿证形成原因,也多是从脾胃虚损的角度分析。脾胃为后天之本,仓廪之官。如若先天不足,本是脾胃虚弱体质,加之平素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腻辛辣食物;或因情志不畅,忧思伤脾,郁怒伤肝;或由久病体虚,直接或者间接损伤脾胃。脾胃日渐受损,水谷饮食则不能化生精微,气血化生无源,五脏六腑、四肢百窍由此得不到水谷精微物质濡养,故可见四肢无力、全身乏力甚或肌肉萎缩,发为痿证。
联系我们广州中医院脾胃病科是国家临床脾胃病重点建设专科;第一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和十二·五重点专科;广东省脾胃消化病重点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