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起病方式
1.少数起病急骤,多数起病隐袭
2肌无力特点
1.晨轻暮重
2.疲劳现象:骨骼肌稍经活动后即感疲乏,休息后又见好转
3肌无力的分布范围
1.全身所有横纹肌均可受累,受累肌肉的分布因人因时而异
2.93%以上以眼睑下垂为首发症状,儿童肌无力患者几乎%以眼肌受累为主。
3.眼外肌最易累及,常为早期或唯一症状;轻则眼球运动受累,多呈不对称性眼睑下垂,睁眼无力、斜视、复视、有时双眼睑下垂交替出现;重者双眼球固定不动。
4.另外一些病人则可以累及咀嚼肌肉、咽喉肌,出现咀嚼无力,说话声音减低、带鼻音或嘶哑,吞咽困难;
5.累及全身肌肉出现全身无力;
6.累及呼吸肌,出现呼吸费力或困难
4肌萎缩
一般没有,晚期的全身型患者,可有肩胛带肌、肱二头肌、叁角肌和股四头肌等的萎缩
5复发或加重的诱发因素
1.精神创伤如过度悲伤、生气,全身各种感染如感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过度劳累、内分泌失调、免疫功能紊乱、妇女月经期、妊娠或分娩等多种因素都可能诱发重症肌无力的复发或加重病情。
2.某些抗生素、如粘菌素、链霉素、卡那霉素、安眠药物等均有加重肌无力之作用,应当注意。
6预后
重症肌无力病程呈慢性迁延性,缓解与恶化交替,反复性成为本病的特点,如果清楚地认识到前述的诱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和积极治疗措施,就可以从很大程度上避免病情的复发和恶化。
7注意事项
若因感染或用药不当等引起全身肌无力、吞咽困难、喝水呛咳或伴胸闷、气短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和诊治。
重症肌无力患者生活上需要注意什么?本病是一种慢性疾病,病程较长,病人需要在生活上注意以下几点:①要树立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和决心,减少心理负担,避免精神刺激和过度脑力劳累,坚持服药并定期与医生保持联系;②注意适量运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但不能运动过量,盲目增加锻炼并不会使病人获益,反会加重疲劳,所以病人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一些有助于恢复健康的运动,我们建议散步结合适当的肢体锻炼,锻炼时注意自我保护,避免摔倒;③预防上呼吸道感染,适应自然界环境的变化、对穿衣、饮食、起居、劳逸等适当的节制与安排。在流感季节中尽量少到公共场所,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得了感冒需及早医治,以免产生因感染继发的严重后果。
更多疾病相关知识及医患详情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