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重症肌无力 > 饮食治疗

女子确诊前4次核酸检测为阴性,北京疫情拐

导语

吴尊友:北京从二级降为三级,至少还得有几周的时间...

在6月25日下午举办的北京市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庞星火介绍了新增确诊病例的相关情况。

据梳理,在24日确诊的13个病例中,病例13曾在6月15日至22日期间先后采集4次咽拭子进行核酸检测均为阴性,6月23日第5次核酸检测阳性,6月24日确诊。

上下滑动查看病例通报

病例1,女,29岁,住址为丰台区卢沟桥乡(地区)柳村路9号万泉盛景园小区。6月5日曾到新发地市场采购,6月14日起居家隔离观察。6月21日咽拭子核酸检测阳性,6月22日由救护车转运至北京医院,24日确诊,临床分型为普通型。

病例2,男,29岁,住址为丰台区花乡(地区)天伦锦城,工作单位为新发地批发市场,为市场经营人员。患者自述6月13日嗓子痛,自服药物后症状消失;6月14日小区核酸筛查阴性。因共同居住者中多人为确诊病例,6月16日起集中隔离观察,6月22日在隔离点进行核酸检测,6月23日结果阳性,由救护车转运到北京医院就诊,6月24日确诊,临床分型为普通型。

病例3,女,57岁,住址为丰台区郭公庄家园,已退休。6月10日曾到新发地市场采购,6月16日到永旺梦乐城丰台店购物,6月17-20日居家,期间曾2次在小区超市购物,6月21日给2名小区人员理发。6月22日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由救护车转运医院。6月24日确诊,临床分型为普通型。

病例4,男,46岁,住址为丰台区南苑街道芙蓉街,工作单位为新发地市场,为市场商户雇员。6月13日起居家隔离,6月17日开始集中隔离观察,自述无呼吸道及其他症状,6月22日隔离点对其进行核酸检测,6月23日结果为阳性,由救护车转送至北京医院就诊,6月24日确诊,临床分型为轻型。

病例5,女,26岁,住址为丰台区花乡(地区)宜兰园,工作单位为新发地市场,为市场经营人员。6月12日起陆续出现头痛、咽痛等症状,自服药,未就诊,居家隔离,6月15日与家人一起由统一安排的车辆转运至集中隔离点。6月22日核酸检测为阳性,由救护车转运至医院。6月23日由医院,6月24日核酸检测阳性,当日确诊,临床分型为普通型。

病例6,女,60岁,住址为丰台区花乡(地区)宜兰园,工作单位丰台区马家楼众兴花木批发中心。6月15日开始集中隔离观察。6月21日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6月22日由救护车转运至北京医院,6月23日由医院,24日核酸检测阳性,24日确诊,临床分型为普通型。

病例7,女,42岁,住址为丰台区南苑(地区)南苑北马路,工作单位为新发地市场,为市场商户雇员。6月13日开始集中隔离观察。6月21日开始出现反复发热、恶心、胃部不适等症状,无咳嗽咳痰、无咽痛、无喘憋。6月23日核酸检测阳性,由急救车转运到北京医院就诊,6月24日确诊,临床分型为轻型。

病例8,男,39岁,住址为丰台区花乡(地区)天伦锦城,工作单位为新发地市场,为个体经营人员。6月13日开始集中隔离观察,因出现头晕、乏力、发热等症状,6月21日由救护车转送医院就诊。6月23日核酸检测阳性。6月24日确诊,临床分型为重型。

病例9,女,44岁,住址为丰台区花乡(地区)新发地水产批发市场,为该市场摊位销售人员,在集中隔离点进行医学观察。其丈夫于6月15日确诊。6月22日患者出现发热症状,由救护车转运医院。6月24日确诊,临床分型为普通型。

病例10,女,18岁,住址为大兴区黄村(地区)镇芦城西大街,无业。6月11日曾到新发地市场采购。患者被集中隔离前主要在其父母家,并与朋友有接触,期间先后到花乡(地区)巴庄子村附近香香早点、老汤拉面就餐,并在附近商店购物。6月22日患者作为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被专车转运至集中隔离点,并采集咽拭子。6月23日反馈结果为阳性,由救护车医院。6月24日确诊,临床分型为普通型。

病例11,男,55岁,住址为大兴区西红门(地区)镇兴海日苑,无业。6月16日自驾车到西红门镇欣清北巷看望父亲,6月17日到小区附近足疗店,6月18日到小区“盛世诊所”处理外伤,6月19日作为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被送至集中隔离点。6月20日由救护车医院就诊,6月23日咽拭子核酸检测阳性,6月24日确诊,临床分型为普通型。

病例12,男,38岁,住址为大兴区魏善庄镇北京密码,工作单位为海淀区定慧谢小厨餐厅,为店长兼采购员。患者经常到新发地批发市场采购,发病前4天至就诊前主要在小区和单位活动,6月15日曾自驾前往牛街聚宝源餐饮有限公司购物,6月16日自驾车带医院看病。6月19日出现发热症状,6月23日医院,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6月24日确诊,临床分型为普通型。

病例13,女,60岁,住大兴区观音寺街道团河苑小区,已退休。6月3日到新发地市场采购,6月14日作为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开始集中隔离观察,6月16日出现发热症状,当日由救护车医院,6月15日至22日先后采集4次咽拭子进行核酸检测均为阴性,6月23日核酸检测阳性,6月24日确诊,临床分型为普通型。

关于“假阴性”问题,在发布会上,医院感染科主任王贵强表示,核酸检测有假阴性的问题,包括采样等等这些环节。所以我们对那些核酸阴性的人群也不能掉以轻心,在发热门诊,现在北京采取了“1+3”的模式,也就是说核酸检测加上血清抗体检测,再加上影像学,还有血液的检测,实际目的也是进一步地降低漏诊的风险,使疫情有效地得到控制。

北京疫情拐点何时到来?

北京何时从二级降为三级?

北京本次疫情,大家最关心的就是北京的拐点何时到来,何时可以从二级降为三级,对这些问题,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在“首都科学讲堂”上的演讲,给出了说明...

吴尊友:对于拐点问题,在2月份、3月份,武汉、湖北,以及全国控制新冠肺炎最紧张的时候,大家都很关心拐点什么时候出现。但是不同的人对拐点的理解和期待是不一样的。今年1月30日,我就说拐点已经出现了,尽管那个时候疫情正在肆虐,但是从衡量疫情的最重要的一个指标——发病日期的病人数来看,对于专业人员而言,拐点已经出现了。

再往后,当报告病人也下降了,那也是拐点,至少专业人员是这么理解的。但老百姓所理解的拐点可能是指要拐回疫情没有发生以前的正常生活状态,才叫拐点,或者说复工复产,能够过上基本正常的生活、恢复基本正常的工作,才叫拐点,这是大家对拐点理解上的差异,造成对拐点时间段的不同认定。

那么,现在北京的拐点出现了没有?这就取决于如何界定了。如果从发生新感染的情况来说,拐点已经出现了。这是因为从开始封闭新发地批发市场到对病人的发现和隔离,已经把主要的传播途径给切断了,再剩下的就是零星的传播了。就是说主要的传播方式已经被切断了,这是专业人员从精准的角度考虑,认为拐点已经出现了。

还有一个拐点就是什么时候才能再次从二级应急响应调整到三级,到那个拐点还需要一段时间,至少还得有几周的时间。

再讲北京疫情的控制。实际上这个控制和讲的拐点基本是一致的,也就是说主要的传播方式,主要的流行模式已经切断了。但并不代表防控工作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可以放松防治措施了,不是这个意思。

同时,吴尊友称,新冠肺炎在北京发生以后我们一直在思考,在56天没有新冠肺炎病例的情况下,病毒是怎么被带到新发地批发市场的?

去年武汉发生新冠肺炎疫情的时候,最早发生的大部分病例在华南海鲜市场,也是发生在销售水产品和肉类的地方。这两种相似性,为进一步破解这个新冠病毒来源的谜题提供了新的方向。

也希望能够尽快找到答案,因为这个答案不仅仅是回答北京这场疫情的关键,也能为其他地方防止发生类似现象提供科学支撑和依据。

联系我们

-


转载请注明:http://www.fdhhc.com/yszl/113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