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医院脑病中心吕志国医生做客吉林交通广播FM.8《好人帮——好医生联盟》栏目,谈重症肌无力。
重症肌无力到底是什么疾病?有哪些常见症状?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部位在神经—肌肉接头,不是说免疫系统低下,而是免疫系统紊乱,体内就会产生一种特殊的坏的抗体,这种抗体有破坏性,专门会针对在骨骼肌细胞上面的特殊的受体,特别是乙酰胆碱受体。由于抗体对这些正常受体的干扰,把它破坏了,使得这些受体不能正常工作,就产生了肌肉的无力。
最常见的症状是波动性或者交替性眼皮的下垂,看东西有重影,容易讲话不清楚,有鼻音,嚼东西费力,吞咽有困难,喝水容易呛,抬头没有力气。还会出现躺在床上面,头抬起来困难,把手抬起来梳头困难,蹲下去站起来困难。另外,还可伴有呼吸费力。如果大家在生活当中碰到亲友主诉如此不适的话,要提高警惕。但是由于临床现象比较复杂,没有特异性,所以,医院和医生进一步确诊。
长春中医药大学医院脑病中心中医药治疗重症肌无力有哪些优势和技术?
由脑病中心团队牵头,联合全国9家具有优势的重症肌无力中医研究团队制定了《重症肌无力中医临床治疗指南》,目前已在全国推行应用,治疗规范,疗效确切。
另外,脑病中心神经免疫学组以脑病中心主任王健教授提出的“健脾益气补髓法”作为治疗大法,开展了多途径、多学科交叉、互补协同的治疗中医痿病(重症肌无力)的临床、机制、院内制剂、药物研发等研究,形成了“健脾益气补髓法”为总治则的治疗体系。在本体系中脑病中心以中药汤剂调整人体免疫为主,加上包括针灸、艾灸、穴位贴敷、梅花针、推拿按摩等非药物治疗,整套诊疗方案可逐渐减少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使用,最终达到替代目标,全身型6个月有效率达90%以上。
对于重症肌无力患者,中医治疗有哪些注意事项?
中医的“免疫治疗”过程很漫长,需要患者有理性地认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早诊断、早治疗,足量、足疗程。我们经常会碰到有的患者经过规范治疗半年后,症状恢复得很好,自己认为好了,就把药全部停掉。结果停药几个星期或者几个月以后,病情明显反复,迅速进展,甚至到危象,病人到后悔也来不及。
同时中医注重调节情志,临床上应避免长期精神紧张或过分思虑、悲伤等,一定要注意精神调养,保持思想上安定清净,勿贪欲妄想。还要食饮有节,忌食生冷腥辣,均衡饮食,宜多食甘温补益之品。注重劳逸结合,该病患者往往与劳累过度,用眼过度,起居失常等因素有关,所以,患者在治疗恢复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起居有常,劳逸结合,同时配合药物,增强体质,才能早日恢复健康。个人简介CurriculumVitae
吕志国,男,中医内科学脑病专业,现任脑病中心重症肌无力亚专科负责人,神经免疫组组长。吉林省青年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学科“中医脑病学科”学科秘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中医药循证医学中心脑病项目组秘书,中医药传承创新项目专科科研能力建设平台秘书,吉林省中医脑病医学研究中心秘书,“痿病健脾益气补髓研究室”重点研究室秘书。
兼任吉林省中医药学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吉林省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吉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吉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睡眠障碍专业委员会委员。年9月至年9月于医院进修学习神经免疫疾病和肌病。
主持和参加国家及省级课题9项,其中重症肌无力相关课题共7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作为秘书参与制定了中华中医药学会团体标准《重症肌无力中医内科临床诊疗指南》。参编著作1部,获国家专利1项,获得吉林省中医药科技成果1项,目前发表相关论文19篇,SCI收录1篇。
出诊信息:
周三、周五全天,二楼B诊室。
来源:吉林交通广播FM.8
《好人帮——好医生联盟》
编辑:姜旭阳
审核:韩 雪
长春中医药大学医院
服务号预约挂号线上咨询网络门诊报告查询订阅号专家简介出诊信息
医院动态健康科普
本部
转载请注明:http://www.fdhhc.com/yszl/11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