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健康之声广播特别策划
仿佛穿越时空的温暖
像炽燃成生命的巨烛
驱散着你我心头阴云
引领健康灿烂的微笑
爱在一呼一吸间
重症监护室有她们忙碌的身影,电脑医嘱前有她们专注的神情;血氧下降、负压吸引、有效吸痰、心跳骤停、气管插管、胸外按压;一次次高效率的复苏,一场场惊心动魄的生死救援;她们是健康守护者,与死神争夺时间与生命;她们是疾病克星,和病魔博弈智慧与力量;团圆夜,她们坚守在病房,节假日,她们陪伴着患者;她们是呼吸科的白衣天使,呼出好声音,传递正能量!请听健康之声广播记者郭力采制的录音报道:爱在一呼一吸间
“今天下午要教会大家呼吸操,先来个热身运动,大家手里每个人都拿到了一个气球,我们现在用吹气球来锻炼我们的呼吸肌。使劲!好!对!加油,吸气的时候,你肚子也会跟着吸下去,呼气的时候,我们要做相反的动作,现在来跟我体会一下……”
这里是山医院的呼吸科。护士长潘瑞芳正在给患者们上健康科普课,这样的课程已经坚持了十个年头。潘瑞芳18岁护校毕业当护士,28岁当上了护士长,如今38岁的她还在护理第一线,干着最辛苦、最基层的护理工作。她说人的生命就在一呼一吸间,而维系这呼吸的关键就是要拥有一颗爱心。
潘瑞芳:“前年的冬天,有个重症肌无力,气管切开,上了呼吸机的患者,为了让科里的护士保证双休日的休息,自个儿承担了全部的生活护理,每天都需要加班到深夜,那个时候我还在孕期。
记者:你参加特护理的时候还是一个孕妇吗?
潘瑞芳:“对,是孕妇!当时没有觉得自己特别矫情样子的,在工作当中,真的是能够忘记自己的年龄,会变得像一个超人一样,好多我们的护士的可能,对自己父母都没有做过什么,洗脚啊喂饭啊什么的,但是,当面对病人的时候,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就会促使我觉得,我很强大,我需要照顾你!当时我们这个病人,头发特别长,需要给他理发,然后就用手术剪刀,备皮包,经过我们再三的修理,可能是看起来还是比较滑稽,可是病人觉得特别舒服,病人也非常开心,他出院的时候和我打趣说护士长,这是我一辈子理过最帅的发型。”
潘瑞芳:“真是,朝夕相处了两个月的时间,病人一个眼神我就知道他要干什么,比如他需要,挠痒痒痒,或者说他需要翻身呀,用眼神,这样,一翻就知道,然后我们主任查房的时候就觉得很奇怪,他在干什么,你们怎么就能听懂。在最后一天,要彻底脱离呼吸机的时候,那个病人要求,拉着你的手才能放心,从早晨一直到晚上十二点半的那种共患难的感觉。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深深地向我鞠了一个躬。”
患者:哎呀,护士长是个好人呐!待我真是跟亲人一样,到这儿就等于到了家啦!
说起潘瑞芳,同事们一个个都伸出大拇指——
护士同事:“我就觉得特别像个超人!”
护理部主任毕守红。
护理部主任毕守红:“护士长业务技术精,理论水平高,责任心、沟通协调能力都特别强。”
住院患者:“我们孩子不在本市,有事儿都是护士长,安顿护士们照顾我们的,特别好!”
潘瑞芳:“在我18岁的时候,我父亲是因为急性心梗去世的。因为经历过这种失去亲人,所以你更能理解和体谅病人。那个期间,奶奶其实生病已经住院了,当时的话,就是(哽咽……)。在给病人的帮助和自己的家人,经常会取舍,就是,更多的就给了病人。护士会很辛苦,没有时间照顾家人,事实上就是这样子的,真的医院或者在考试或者在被检查,但是这种会有一种力量让你坚持!让你会觉得,你做这个事业是值得的。”
已经是夜里11点了,护士长的手机响了起来,是孩子的电话——
女儿:“妈妈,你怎么还不回来啊?(哭声)我要你回家……”
潘瑞芳:“妈妈把单位的事儿安顿好就回去了啊,你别哭了啊!一会就回去了啊,不哭了啊,拜拜。”
今天科里的一位护士生病,本应该六点正常下班的护士长主动顶班,这对她而言也已经是习以为常了。
潘瑞芳:“喂,您好,1床,胸憋?好的,马上到!”
放下病房的呼叫器,护士长潘瑞芳拿起血压计,一路小跑又进了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