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肌无力是神经和肌肉接头的传递地方出问题的一组自身免疫性的疾病。它的发病原因不明,可能跟感染,免疫紊乱,环境等有关。女性多于男性,1-5岁儿童发病率高。临床主要表现为部分或全身骨骼肌无力和易疲劳,活动后症状加重,经休息后症状减轻(即“晨轻暮重”)。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眼肌型
也就是说眼部的肌肉受累主要表现为一个上眼睑下垂,眼球不能随意运动,然后还可以出现斜视,复视等。
全身型
全身肌肉力量轻度受损,除了眼睑无力,也会出现四肢无力,不能长时间行走,抬头困难,日常生活如梳头,上下楼轻度受限,晨轻暮重症状比较明显。
除了上述表现外,还会出现饮水进食呛咳,吞咽困难,声音嘶哑或失音等,逐渐加重,慢慢累及呼吸肌,出现呼吸困难。病情进展迅速的话,很快就会出现呼吸困难,甚至不能自主呼吸。
迟发重症型,就是病情没得到有效控制,进展较为缓慢,慢慢进展,多在2年才出现呼吸困难。
肌萎缩型,这种极少见。
重症肌无力属于中医的痿病。中医所谓的痿病,包括现代医学神经系统的许多难治性疾病,除重症肌无力外,还可以包括运动神经元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多发性周围神经炎、脊髓空洞症、慢性脊髓炎、多发性硬化等。
重症肌无力,是神经肌肉接头处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导致神经肌肉接头乙酰胆碱传递阻滞,出现眼肌、四肢骨骼肌、咀嚼肌、吞咽肌、声带肌、甚至呼吸肌无力症状的慢性免疫性疾病。
由于中医认识疾病的角度与西医不同,对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机制有中医的独特理解,因此,也形成了中医特色的治疗方法。
因此,在重症肌无力的中医病机分析上,主要抓住劳力性无力的临床特征,重症肌无力的治疗是一个较长的过程,不能急功近利。迅速治愈的想法,不能帮实现。这个病在中医、西医都是难治病,难治病就不会短期治愈。发病年龄越小,看中医越早,疗程就会越短,越容易治愈。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正处于关键期,医院痿症科提示广大市民朋友做好勤洗手、少出门、进出戴口罩、尽量不去人群聚集的地方,保护好自己和家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中药不直接抑杀病毒,而是提高免疫功能)
医院
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