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
过度劳累、高强度运动
应谨防另外一种疾病的发生
那就是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
不会吧!小编你莫吓人!先看病例
案例1
黄某、男、40岁,醴陵市嘉树镇人。7月9日,因受洪水影响,自家房屋全部被淹。7月10日,洪水渐渐退去,在家进行了一天的环境卫生清扫。不料,晚上突感全身酸痛,无法动弹。于是紧急来我院就诊,诊断为“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入院时肌酸激酶(CK)为U/L(正常值的17倍)。经治疗肌酸激酶恢复正常,7月19日康复出院。
(经一周的治疗,肌酸激酶恢复正常)
无独有偶
近日,16岁的萱萱
也碰到了类似情况
案例2
萱萱、女、16岁,醴陵人,舞蹈专业学生。7月10日赴长沙集训,因高强度运动后肌肉酸痛3天、解褐色小便2天入院。7月14日,医院检查时发现肌酸激酶(CK)为U/L(正常的倍),诊断为“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后转入我院综合内科接受治疗。目前,萱萱病情好转,肌酸激酶已逐渐接近正常值。
(入我院时肌酸激酶为U/L)
01
科普拓展
什么是横纹肌溶解综合征?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RM)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横纹肌细胞坏死后,肌红蛋白等内容物释放进入血液循环,引起的生化紊乱及脏器功能损伤的综合征,同时引起高钾血症、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病因:包括创伤、剧烈运动、长期压迫导致缺血性损伤、低磷血症、药物、感染、低钾血症、部分自身免疫性疾病、内分泌异常如甲减或甲亢、体温过低和过高等。
临床表现:最典型的症状是肌肉疼痛、乏力和尿色发黑,尿色可成咖啡状、浓茶状。如果在剧烈运动后出现上述情况,尤其是尿色较深时应及时就医。
(网络图片)
02
科普拓展
怎样避免横纹肌溶解征?
●运动应量力而行、循序渐进,避免突击大运动量活动。对专业运动员而言,在进行运动之前要做好热身,运动时及运动后及时补充水分、无机盐、维生素等。
●避免在阳光直射、炎热潮湿的夏季进行大运动量活动。
●日常生活中可导致横纹肌溶解症的最主要原因是药物,如降胆固醇的他汀类药物对横纹肌有直接毒性作用,使用时应小心,并注意定期随访。
●低钾血症是肌溶解的常见诱发因素。特别是有其他易感因素同时存在时,更易发生。如使用如两性霉素B、强利尿剂、轻泻剂类、长期用甘草酸等药物时应注意。
●除药物因素外,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高渗性非酮症昏迷、锂中毒等均可引起横纹肌溶解症和急性肾功能衰竭;大量饮酒者亦可发生。
03
科普拓展
横纹肌溶解症的治疗?
早发现、早治疗,大多数均可完全治愈,肾功能恢复正常。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静脉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碱化尿液和利尿等,严重病例需要做透析治疗。若未及时就医,引发并发症随时都会危及生命。
线索组稿:刘向东部分网络整理编辑:刘向东
审核:谭虎林敏终审:张见日
投稿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