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推的适应症,
有五百多种疾病,
包括内、外、妇、儿、骨伤、软伤、神志病。
今后选读针推医案,见微知著。
一、黄某,男,1.5岁,。夜间啼哭,时哭时止,烦躁,白天如常,发育稍差,精神萎靡,纳呆,眠差。辨证为脾寒心热,阴血亏虚。取整个夹脊穴,包括膀胱经背部两行背俞穴。从上而下用梅花针叩刺至皮肤微出血。配神门、三交阴、神庭,针刺后不留针。灸百会。每日1次,每次0.5h,10次为一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诸症大减,续治1个疗程而愈。
此症多因心热、脾寒或惊吓所致。梅花针叩刺夹脊穴、膀胱经穴可激发经气,通调营卫气血,增强免疫力。针刺配穴可镇静安眠。
二、章某,男,9岁。4年前始无明显诱因坐立不安,耸肩、挤眉弄眼,喉中时有咯咯声,偶有秽语,屡经中西医结合治疗效不佳。体健,不自主耸肩,皱眉眨眼,喉中怪声,无四肢抽动,舌淡苔白腻,脉细弦。证属心脾气虚型。治以宁心安神,健脾益气。主穴取T5~T11夹脊,针刺后不留针。配穴取百会、风池、攒竹、足三里、丰隆。丰隆用泻法,余穴用平补平泻法。耳穴取神门、心、脾、肾、脑点、皮质下、交感,用王不留行贴压,每周2次,每次选3~5穴,两耳交替。治疗1个月后诸症明显好转,续治1个月而愈。
本病属心神虚散,与肾水未充、心阴亏少有关。“怪病多由痰作祟”,故在针刺夹脊穴健脾宁心的同时,加针配穴化痰开窍,配合耳穴压丸巩固疗效。
三、罗某,男,1.5岁。1周前外感后,右眼上睑下垂,在我院五官科检查,排除其它眼内疾病,诊为眼型重症肌无力。服药(名不详)效不佳,近3日反加重。体型偏瘦,神差,右眼上睑下垂、左眼正常,舌淡苔黄,脉细弱。诊为睑废。证属脾胃虚弱。治宜健脾益气。主穴取夹脊T9~T12,配穴取百会、攒竹、外关、光明、申脉、照海、足三里。主穴行梅花针叩刺至皮肤微红,配穴每次选2~3穴,平补平泻,针刺后不留针,百会宜温针灸。每日1次,每次1h,10次为一疗程,加TDP照射。治疗1个疗程后,下垂的眼睑可上抬,开合自如,体重明显增加,纳可,续治1个疗程痊愈,2年后随访无复发。
本病多因脾胃亏虚,精微不输以致肌肉失养所致。脾主肌肉,睑胞即肉轮,属脾,故取T9~T12夹脊穴健脾益气,辅以百会补虚损、调理诸阳,跷脉司眼睑的开合,共同调理脏腑功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