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实践中,大多数重肌病人以四肢疲软乏力为主,故重症肌无力中医多从“痿证"论治,中医认为:“脾主身之肌肉”。重症肌无力属于中医“脾"病变,为中医的虚损证。虚损证不同一般的虚证。是疾病发展形体与功能都受到严重损害的高度概括。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气健旺,各脏腑功能则运行正常,若脾气虛弱则运化失常,气血生化乏源,全身肌肉失于濡养,则出现肌肉瘦削,软弱无力其则疾弱不用。故在治疗上中医多用补脾益气、调补肝肾的中药,其中作为有‘补药之长”之称的黄芪,近年来,大量的药理实验及临床报道,发现黄芪在免疫调节、抗病毒等方面有较强的作用。
《医学衷中参西录》之药物篇载黄芪“能补气兼能升气,善治胸中大气下陷..为其补气之功最优,故推为补药之长”,中医认为黄芪性温,味微甘,归肺脾经,能补益肺气,兼能升气,善治胸中大气下陷。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黄芪含多种化学成分,主要含黄芪多糖、黄芪总皂苷、斛皮素等68种有效化学成分及铜、铁、锌、硒、相等多种微量元素。
黄芪[性味]甘,温。
[归经]归肺、脾经。
[功能主治]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虛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虛痿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
[用法用量]9~30g。[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潮,防蛀。
[摘录]《中国药典》
1.免疫调节作用具有双向作用的免疫剂,表现在多个方面,一方面,黄芪提取物在增加淋巴系统和骨髓中干细胞的数量,促进这些干细胞转化为有活性的免疫细胞;同时对提高正常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促进抗体形成以及T细胞等免疫细胞的分化成熟等均有显著作用。另--方面,黄芪提取物可调整T细胞亚群紊乱,调节免疫紊乱状态。总之黄芪在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方面,可以作用于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方面,通过双向调节作用,使异常的免疫应答得以纠正。
2.抗病毒作用黄芪提取物黄芪总皂昔对单纯范疹病毒、流感病毒等多种病毒具有抗病毒作用,且与剂量成正比。.
重症肌无力案例
患者某,女65岁,南阳市人。主诉:浑身无力加重半年,下肢为甚。患者3年前夏天家事烦劳后突然浑身无力,双腿拾步费力,自以为疲劳所致,休息7天后症状仍无好转。甚至有所加重,医院治疗,风湿、肝炎等检查均找不到病因,后主医院检查.此时病势已发展到走路需人搀扶,医院检查,诊断为重症肌无力。
服用溴吡斯的明等药物、切除胸腺术治疗3个月后有所好转,但仍觉无力,故来求助中医,以求更好疗效。现症见:行步缓慢,需人搀扶,疲乏面容,语声无力,腹胀,手心微热,双小腿肿胀,肌肉无姜缩,大便點滞,舌暗红,苔黄腻,脉潘小数。西医诊断:重症肌无力;中医诊断:痿证。证属宗气亏虚,阳明湿热,络脉瘀滞,治宜调补宗气,通络达神。方用八角固力汤加减。
药用:黄芪g.意首仁30g,苍术、牛滕、大腹皮、木瓜各15g.稀签草、川木通,香附、全蝎、地龙备10g.实甘草6g.30剂,水煎早晚分服。
二诊:腹胀,双小腿肿好转,自觉气力有所增加,其余变化不明显。去通草续服30剂。
三诊:来时不用人扶,主诉声音已经有力,小腿微肿,舌暗红,苔薄黄,脉濡数,血压偏高,轻微眩晕。
再以二诊方加天麻20%,石决明30g.30剂,水煎服。药后血压正常,眩晕除,余症亦继续改善。后以三诊方加减治疗,加药如白术、杜仲等,半年后患者能从事轻松家务。后因多种原因(药厂停产)停服溴毗斯的明,症状有所反复,但服用中药后又活动基本自如,能从事轻松家务劳动。
按:患者宗气亏虚撑持全身功能不足,阳明肌肉湿热、经脉风湿邪气阻滞宗气布散.络脉瘀滞宗气不能到达肌肉,宗气不达.则营气不达、血气不达,血藏神,则神气不达,肌肉则不能应神而起,故全身无力,肌肉签软无法正常行走,阳明湿热,故度胀,手心微热,双小甜肿胀,大便點滞。治以黄芪大补宗气,香附疏肝通达宗气四妙散清化湿热。大腹皮、川木通祛胃肠.膀胱之湿,稀签草木瓜去筋脉湿气全蝎、地龙通达宗气于肌肉,神气亦达于肌肉天麻、石决明平肝止晕,炙甘草调和诸药,后期加以白术、杜仲等补益脾肾以助宗气。宗气得补,邪气得除,故能撑持全身;气血周流,神气达于肌肉,故能主司动作,重症肌无力症状得到根本缓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