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走了,叩谢大恩!”
——张妤恬(杜美凤女儿)
“请节哀,不再有病痛……”
——林攀医生
……
年11月4日,凌晨三点半,杜美凤阿姨带着病痛离开了这个她无限眷恋的世界。
见过太多的生老病死,本可以“习以为常”,但医院神经内科林攀医生还是没能忍住,泪水哗啦啦的流了下来。
这泪水是对自己医治了八年的杜阿姨逝去的感伤,是对人生无常、生命脆弱的感慨,也是对自己、对现在的医疗技术没能治好她的病的内疚。
“八年了,仁心仁术仁德的林医生在我妈妈看来就像是自己的内侄,不论病有多痛,只要一见到林医生,妈妈就会精神起来,疼痛的表情变成信任的问候‘林医生,我又来了,又要麻烦你了!’”
都说“逝者已去,在者节哀”,但12月21日,见到记者时,杜阿姨的女儿张妤恬哭得一塌糊涂,在泪眼中给我们详细讲述了林攀医生等悉心照料得了重症肌无力的妈妈8年的感人故事。
不幸:八年前杜阿姨罹患重症肌无力
年的某一天,那是杜阿姨和她的家人永远不想记起的那一天,杜阿姨的疾病被确诊为“重症肌无力”。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病者部分或全身骨骼肌无力和易疲劳,活动后症状加重,经休息和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后症状减轻。发病率极低,在我国南方发病率较高。此病最可怕的是常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天疱疮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身体状况极不稳定,稍微有个“风吹草动”都会导致发病或者其他并发症发生。
疾病来的如此突然,犹如晴天霹雳,以至于让杜阿姨一家措不及防。
本是幸福、殷实的家庭,从此开始了长达8年的与病魔斗争之路。
幸运:林攀等医护人员8年如一日的仁心守护
不久后,杜阿姨一家找到了福建医院的治疗这个病最好的专家治疗。遗憾的是,杜阿姨的病无法一次性根治,更不用说痊愈。
来来回回福州,一趟又一趟,花钱不说,就这舟车劳顿就让专家觉得不能在这样下去了。在病情控制较为稳定后,这位专家向家属推荐了自己的学生。
““我有个学生叫林攀,医院,以后你们可以找他看病,他非常敬业,有任何问题我的学生也会问我,你们不用担心。”
按照专家给的联系方式,他们找到了林医生。
“第一次见到林医生,就觉得他温文尔雅,透射出一股仁心仁德,又是专家的学生,我们怀疑的心一下子落了下来。”
”从此,林攀医生就成了杜阿姨的“守护神”。
重症肌无力最怕的就是看似普通的发烧、感冒和肺炎等小病,因为稍不注意,服用的其他药物就会导致身体生理失衡而至重症肌无力发作,危及生命安全。
8年来,不管什么时候,不管大事小事,只要家属咨询林医生,他都会耐心细致的回答,碰到自己不懂的,他还会及时地请教自己的老师。
年,杜阿姨又一次病重,去往广州做了胸腺肿瘤切除手术。切除手术是成功的,但回到龙岩却并发肺栓塞,情况极其不稳定。
焦急地张妤恬脑袋一片空白,拿起电话只知道打给林医生,请求他的帮忙。
“医院。”针对杜阿姨的情况,他建议先送到呼吸内科治疗,并由自己科室共同会诊。
经过一番努力,杜阿姨再次从死神手里逃脱出来。
8年来,为了杜阿姨的病,林攀向自己的导师和同行求教了无数次,甚至还打印整理了一本多页厚的有关重症肌无力治疗的资料,只要学术刊物上一有重症肌无力相关的论文,他都会第一时间阅读收藏,总是想着能够早日治愈杜阿姨的疾病,解除她一家人的痛苦。
张妤恬他们总是觉得过意不去,想要请他吃个饭,但是8年来,林医生每次都拒绝了。有时实在不好推脱,也生怕家属觉得不放心,他会收下他们送的自己晒的一点花生,然后放在科室让同事和其他病人分享。
感恩是发自内心的。
只要见到林医生,杜阿姨都会给他竖起大拇指,跟他说:“你是最好的医生!”她还总是会找机会跟其他病人说林医生的好话。
8年,他们就是这么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相处过来。
认真负责的林攀医生
泪奔:“守护神”们坚守杜阿姨到生命的尽头
病情变得十分危急。
10月13日上午10时许,杜阿姨发烧住进了呼吸内科,一天后呼吸肌麻痹,无法呼吸,病情恶化。呼吸内科的黄纪荣主任立刻呼叫神经内科医生前来会诊。
犹如天塌下来,此时的张妤恬早已哭到两腿无力。
接到张妤恬的电话,本不是当班的林攀,放下手中其他工作,第一时间同前往会诊的郑文富医生来到呼吸内科。
他知道,这个时候,只要杜阿姨见到他、只要张妤恬见到他,他们就都会心安、心静。
经过会诊,现场专家们一致认为杜阿姨的重症肌无力症状已经到了威胁生命阶段,需马上送进ICU。
“妈妈,你不用怕,林攀医生、邓兴医生、黄纪荣医生都是你的守护神,他们一定会救你的,你一定要坚强。”每一天都哭到呕吐的张妤恬,每次在ICU家属探视时间里,都跟已经感染性休克的妈妈重复这句话,还告诉她:“妈妈,我从早到晚都在病房外等着,离你就几米的距离,你不用怕。”
针对杜阿姨的特殊情况,林攀和其他医生共同提议召集感染科、呼吸科、药学、ICU和神经内科的专家召开全院会诊。多次共同会诊后,他们又邀请了省级专家前来会诊。
“他们本可以不必这么麻烦,但是他们没有嫌弃,更没有放弃,这让我们一家人感动地直接向他们跪下去……”
在ICU期间,几乎每天,林攀都会前往探视,跟主管医生共同探讨病情,并将情况向张妤恬一家说明。面对情绪失控的家属,林攀总觉得心里愧疚,想说些“好话”安慰一下家属,可是如此病情,他真的说不出什么“好话”。
有一天,情况危急,ICU正式通知病人家属。近乎要瘫倒的张妤恬,就想到要找林医生。当她走到楼梯口时,没想到林医生已经气喘吁吁的走到她面前,他一秒钟也等不了,没有坐电梯,而是爬楼梯,“我去帮你问下什么情况,你先别着急”。
此刻的张妤恬感动到泪流满面。
“妈妈,我们出院后给他们送上大大的锦旗好不好?”说不出话的杜阿姨点了点头,本已疲惫的眼神里,此时发出亮光,这也成了她最后的遗愿。
12月10医院党办主任李志勇、ICU主任阙敢波代三位医生接受了张妤恬及其家属赠与的锦旗
叩谢:“能遇上您这么仁心仁德的医生是不幸中的大幸”
12月10日,带着悲痛的心情,怀着无限感恩之心,医院送上刚刚制作好的锦旗。
“医德高尚,妙手仁心”给了林攀,“全心全意为患者,仁心仁德好医生”颁给了呼吸内科黄纪荣医生,“医德高尚暖人心,医术精湛传四方”则是对ICU邓兴医生的评价。
一段短信聊天记录:
“感谢你的锦旗,受之有愧!”——林攀医生
“是发自肺腑的感谢,一直不敢上去那个方向,所以拖了很久,我母亲的心愿,她也希望我能替她对您说声谢谢。这一生能遇上您这么仁心仁德的医生是不幸中的大幸。”——张妤恬(杜美凤女儿)
“作为医生,能做的事情太少了!阿姨不用谢,走好……我会继续钻研医术,希望能帮上更多的病患。”——林攀医生
“您一定能成为名留青史的一代名医”——张妤恬(杜美凤女儿)
……
“医者仁心,正是有许许多多像林攀医生他们一样温暖的人,医院不再是冰冷的地方。感恩他们!感谢二院!”
闽西日报记者蔡添高
通讯员黄哲明黄榕芳
编辑/梁婷
推荐阅读龙岩发生歹徒持刀杀人并劫持公交车撞人事件
闽西传奇巨变!从“西伯利亚”到新的铁路交通枢纽
龙岩拆除佳宝商圈的大型户外广告牌,明年还有新动作
快看,政府答应的这件事高质量兑现了
点赞,他成为龙岩首位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现役军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