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重症肌无力 > 治疗方法

十二正经当令养生

我国著名白癜风研究专家 http://pf.39.net/bdfyy/dbfzl/171218/5941745.html

十二正经养生,就是“因天之序”,就是说一定要因循生发、生长、收敛、收藏这个顺序。天人合一,我们人体也一样。我们每天要按照人体的时间规律去做,什么时间做什么时间的事。

那什么是经呢?在中医文化里,“脏器”是这么写的——藏器。任何一个藏器都涉及到形、气、神三个层面,所谓“形”就是它的物质基础。

比如胆经,不要以为把胆囊切了,胆经就生发不起来了。胆经是人体的一条很长的经脉,就是从头一直到脚,这也是它的形。那么“气”是指的是什么呢?气是指经络的运行,是生命的运动方式。神是指形、气特别足了以后的外现。

中医认为人的经络主要由经脉和络脉组成,好比一棵大树有树干和分出去的枝叶。经络的主体叫经脉,就是运行气和血的主要道路,相当于北京城的二环路、三环路。当然,人体不像树那么简单,只有一个主干,人体的经脉还包括十二正经,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看一下下面这个分类图,了解个经络的概况即可。

中医所说的“藏”,是内藏的意思。有内藏,就有外象,用中医的观点来理解,一根手指上就会有五藏的象,手上是有皮毛的,在中医理论里,肺主皮毛。所以皮毛的问题都跟肺气有关,像皮肤病等都是跟肺气有关的。那皮毛里边裹的是什么呢?是肉,肉跟中医藏器中的脾有关,脾主肌肉。肉里面有血,心主血脉。肉里面还有骨头,骨头是肾所主,骨头是最收敛的,是最固敛的一个东西。还有一个东西就是筋,身体要想活动都是由筋来连缀的。那么这个筋的好与坏跟哪个藏器有关呢?中医认为它跟肝有关,跟肝有关。肝气实,则手能握,屈伸灵活;肝气虚,则手指瘘软或僵硬。这小小一根手指,中医就可以看出心、肝、脾、肺、肾五藏来。

子时——胆经当令

养生机:凡十一藏取决于胆

子时是指夜里11时到次日1时这两个小时,我们现在都用的是小时的概念。在古代这就叫时辰,是两个钟头。从夜里11时到次日1时,这个时间是“胆经当令”。“当令”是什么意思呢?当令就是值班,在这个期间是胆经在这儿值班,所以叫胆经当令。

中国古代文化里,非常重视这个时辰,子时是一阳初生,恰恰是在一天最黑暗的时候,阳气开始生发。在《黄帝内经》里,有一句话叫做“凡十一藏皆取决于胆”。取决于胆的什么呢?取决于胆的生发。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有这样的体会,到晚上八九点钟的时候,我们就会很容易犯困,可是到夜里11时的时候我们恰恰就清醒了。为什么呢?这是因为阳气在这个时候开始生发起来了。

胆经是从人的外眼角开始,一直沿着人的头的两侧,然后顺着人体的侧面下来,再沿着身体的侧面往下走,一直走到脚的小趾、四趾(小趾旁边倒数第二个脚趾)。我们疲劳时喜欢手臂高举,就是抻拉胆经以振奋阳气。我们打一个哈欠以后,人就显得精神一些,这也是胆气生发起来的象。我们有事情想不清楚、决断力不够的时候,经常会做一个动作——挠头,其实我们挠的地方正好是胆经的地方,就是刺激胆经而主决断。

为什么十二生肖中“鼠”为首

为什么在十二生肖中是以鼠打头的呢?十二生肖中,子鼠丑牛,老鼠的象与子时的象有什么共通性呢?这实际上告诉我们,胆虽然主生发,但是这个时候阳气还特别的小,就像老鼠一样小,而且老鼠是夜行动物,虽然小,但非常的活跃,这就是那一点点少阳,它不可以大,但是它一定保持着一种朝气蓬勃的东西在里面。这在太极图里面就相当于白鱼的最尖的那一点,叫少阳之火。那点“火”是所有的阳气的一个根本的东西,是生发力最足的地方,阳气最终的生发要从这儿起来。这就是十二生肖为什么以鼠为首的原因。

失眠的原因与治疗方法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熬夜的人越来越多。如果晚上11时以后还不睡觉,慢慢地就会出现失眠的现象。那么失眠的原因是什么呢?应该怎么治疗呢?

在临床上,最为常见的一种失眠是由于心肾不交造成的。所谓心肾不交是什么呢?心为南方,南方属火,心就是火,肾就是水的象。如果心肾不交,就是说心火是上炎的,肾水是下行的。虚火扰头,虚火全在上面,扰动着你的头脑的话,人就容易睡不着。如果把这个心火拽下来,让肾水上去。这样就可以把因心肾不交造成的失眠治疗好。

还有一种失眠是因为晚饭吃得过饱造成的,所谓“胃不和则卧不安”。假如你晚上吃了很多东西的话,那么你的元气和所有的气血都要用来消化这食物,所以阳气就不能顺畅地运行到头上。那这种失眠怎么治呢?一句话,晚上少吃。中国古代养生甚至要求我们“过午不食”。为什么到晚上要少吃呢?上午是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阳气是可以化万物的,所以在上午的时候,吃多少东西都没有关系,因为人体内部的阳气都可以把这些食物消化掉。而等到晚上的时候,就会呈现一派阴霾之气,这就是阴气。而在子时这个时候,任何东西都是不容易化开的。所以夜晚要少吃东西,本身就不容易消化,而且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所以,我们在晚上11时的时候一定要睡觉,因为这个时候养的是刚刚生发起来的阳气,如果你这个时候没有休息,阳气没养住,就会耗散最宝贵的生机。

丑时——肝经当令详解

为什么说左肝右肺

丑时是指凌晨1时到3时,这个时候是肝经当令,也就是说在这个期间是肝经在人体内值班。我们都知道,肝是在人体的右边,但是我国中医却要说左边是肝,右边是肺,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都知道,肝是在人体的右边,但是我国中医却要说左边是肝,右边是肺,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可以去药王殿里看看,药王殿里边一般供的都是孙思邈像。孙思邈坐在老虎上,手上抓着一条龙。这是什么意思呢?在中国,龙就是东方。在中国古代文化里,东方叫青龙,西方叫白虎,南方叫朱雀,北方叫玄武。

在中医理论里,东方为肝,就像青龙,龙都是飞腾向上的。中国古代有一个很著名的图叫做二龙戏珠,中间的珠子代表生命之珠,上面的青龙一般要降着点头。同样,在古代一般画虎的图中,也是这个道理,最凶猛的虎是下山虎,虎都是主降的,而气往下降的时候一定要想办法抬起来,这就是中国文化的妙处。任何东西不能只升不降,或只降不升,这也就是《易经》里所讲的“否极泰来”,变化的概念。

为什么中医里说左肝右肺呢?肝气是主升的。比如说出现头疼的时候,医院看病,医生就会告诉你头疼是属于肝阳上亢,就是肝的阳气拼命地往上走。这实际是说你的收敛功能、降的功能出问题了,如果阳气一直这么升上去而没有降下来,就会导致你头疼。左边是生发,肝气是主升的;右边是主降,肺气是主降的,所以在道教的养生里认为“降龙伏虎”是最难的。也就是说把人体的气机调整到升中有降、降中有升是最难的。

如果觉得自己身体不健康,就要知道是哪个方向、哪个部分出问题了,是收藏出问题了,还是生发出问题了。

如果整天没精打采,就是生发出了问题。那么生发的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中医认为那是因为冬天藏得不够,肾精耗散得太厉害了,没有东西可以生发了,在中医看来应该“水生木”,如果冬天的东西没藏够,木就生不起来。中国文化讲究一定要看前三步,看后三步,而不是只看当下。在治病上也是这样,不能是哪儿的病就治哪儿。中医里就讲“不治已病治未病”,它的意思是不要等有了病才去治病,而是在未病时就进行预防,并且要找到问题的根本所在。肾精藏得不够,首先就要固摄住中央脾土,然后才能把肾的收敛功能恢复好,肝病才可以治疗好。

肝主藏血和肝主筋

血和几个脏腑的功能有关。中医讲“心主血脉”,全身无处不是经脉,无处没有血,“心”能够将精气输布于全身。“肝主藏血”,是指肝的疏泄功能、人的生发之机全都仰赖肝的疏泄功能。如果一个人经常生气和郁闷,就会抑制肝的疏泄、生发功能,就会气郁。气为血之帅,气郁则血流不畅,必然导致浑身无力、四肢冰冷。如果肝的生发功能长期被抑郁,就会影响其他脏腑的生长和营运功能。哪个脏腑虚弱,废物不能及时排除,经过积累,就会生癌。东方为肝,就像青龙。藏血就像升龙低头,这样它才能够藏得住。“脾主统血”,是指脾有统摄和分配精血的功能。如果经血没有从阴道走,而上行从口鼻出,就是脾不统血。

肝的第二个功能是“肝主筋”,筋是指连缀四肢百骸、有弹性的筋膜。当人体的弹性出了问题,比如阳痿(肝经绕阴器而行)、痔疮,都是肝的主筋功能出问题了。筋的弹性没有了是什么出了问题呢?中医认为是血出了问题,血不能够浸润这条筋了。现在患肝病的人特别多,其实这和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一些很不好的习惯密切相关。比如凌晨1点到3点是养肝血的时间,如果不睡觉,就养不起肝血。还有很多人为了应酬大量喝酒,无形中又增加了肝疏泄毒素的工作量,这样的话只会使肝越来越糟。

将军之官谋略出焉

《黄帝内经·灵兰秘典论》认为肝是将军之官,是主谋略的。我们的聪明才智能否最大发挥,全看我们的肝气足不足。那么“将军之官”是什么意思?将军不仅可以打仗,而且还是能够运筹帷幄的人。将军运筹帷幄的功能,就相当于肝的藏血功能。而“谋略出焉”,指的就是把肝气养足了才能够出谋略,才能木生火,火为心;木旺则火旺,才能“神明出焉”。

将军很“牛”,但出手要“三思”

“丑”字的古义是要伸手又缩回来。引申的意思是阳气在丑时象牛一样生发,但总体上还需要有所收敛。

三寅时——肺经当令详解

经脉始于肺经

寅时是指凌晨3时到5时,这个时候是肺经当令。在《黄帝内经·经脉》篇里边就是以肺经开头的。十二经脉在《黄帝内经》里的顺序是:肺、大肠、胃、脾、心、小肠、膀胱、肾、心包、三焦、胆、肝。其实,十二经脉是如环无端的,可《黄帝内经》的经脉循行为什么强调从肺经开始呢?

在《黄帝内经》当中,把肺经的功能比作“相傅之官”。所谓相傅,就是皇帝的宰相或老师。在古代社会里,这就相当于姜子牙、刘伯温等。从人体本身来看,位置高于心脏的就是肺。心为君主之官,肺是相傅之官,很多时候是君主的老师,所以处于君主之上。

现在的正月是从寅月开始的,寅时也是一个开始的时间,人体的气机也是从肺经开始的,那么肺经起什么作用呢?

肺主一身之气

肺主气包括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两个方面。

1.主呼吸之气:肺主呼吸之气,是指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肺主呼吸的功能,实际上是肺气的宣发与肃降作用在气体交换过程中的具体表现:肺气宣发,浊气得以呼出;肺气肃降,清气得以吸入。肺气的宣发与肃降作用协调有序,则呼吸均匀通畅。肺气失宣或肺气失降,临床都有呼吸异常的表现,但临床表现有所不同。

2.主一身之气:肺主一身之气,是指肺有主司一身之气的生成和运行的作用。故《素问·六节藏象论》说:“肺者,气之本。”

肺主一身之气的生成,体现在宗气的生成。一身之气主要由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构成。宗气属后天之气,由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与脾胃运化的水谷之精所化生的谷气相结合而生成。

肺主治节

凌晨3时到5时的时候,人体的气血开始重新分配,心需要多少,肾需要多少,这个气血的分配是由肺经来完成的。所以凌晨3时到5时的时候,是人睡得最沉的时候。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我们人体从静到动的转化,一定是要通过深度的睡眠来完成的。这种重新分配的过程,一定要在深度睡眠当中来完成。如果这个时候醒来,就说明气血量不足了,说明身体遇到了危机。

为什么老人容易早醒?

在对应的十二生肖中,寅时用虎来代表,而这个时候气血流注于肺经,而且它主肃降。这个时间段,一般是人睡得最深的时候,比如熬夜,一般熬到一两点钟,三四点钟最难熬。三四点钟为什么难熬?因为这个时候为肃降之气运行的阶段,要是再熬,对人体的伤害最大。如果3时到5时的时候人醒来,是很危险的。往往老人会在这个时间醒过来。因为人老了之后,身体的各项机能比以前都差多了,肃降的能力也越来越差了,已经没有多少精了,其收敛功能下降,就只剩宣发而没有肃降了,所以老人是容易早醒的。对于我们正常人而言,如果这个时候醒了,或者是出现大汗淋漓的现象,这都是我们身体不好的信号。也说明你的收敛功能和肃降的功能已经很差了,这个时候要去看医生了。

心脏病患者死于凌晨三四点的原因

一些心脏病人常会死于凌晨三四点钟,这也是跟肺经在这个时候开始重新分配人体气血密切相关。寅时,人身体各部开始由静转动,各部分对血、气的需求量都开始增加,这时肺作为“相傅之官”担当起“均衡天下”的职责,一旦“宣发”、“肃降”失职,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身体各部对血、气的需求量的增加,就会加重心脏的负担,这就是许多心脏病患者死于凌晨三四点的原因。

因此,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家里如果有老人或心脏病人的话,就一定要叮嘱他慢慢起床,同时尽量不要做早锻炼,因为早晨气血刚刚分配完,这个时候一锻炼,等于又生硬地调一些气血上来,这样就容易导致猝死。

四卯时——大肠经当令详解

天门与地户

卯时是指早晨5时到7时,这是大肠经当令的时段。有些人说早晨要养成排便的习惯,其实这个习惯不用养,本来就应该这样,是人体气机的一种自然走势。早晨5时到7时的时候,排便是人体很正常的一种现象。古语里早晨叫做天门开,5时到7时的时候天亮了,这就叫天门开。那么相对而言,地户也要开,地户在中医里就是指魄门,魄门就是肛门。

肺与大肠相表里

中医里还有句话叫做肺与大肠相表里。所谓表里是什么呢?表里是一种关系,就好像夫妻。丈夫在外边忙着的时候,妻子就应该把家里照应好;丈夫如果在外面特别忙,那妻子也相对比较忙。肺为里、为妻;大肠为表、为夫。

大肠与排便有关。当你排便不通畅的时候,应该憋一口气而不是攥拳头。如果大便变细,或者有其他问题,实际上这是气出了问题。这个气就是肺气,它可以推动着大便下来。现在一提起便秘,大家一般都把它和排毒的概念放在一起,除了排毒以后,还有一个更大的危险在于它有可能造成心脏病的突发,下面一使劲,上面会出问题,所以中医问诊非常强调问大小便,实际上是在问心肺的功能。

便秘与拉稀

大肠经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津”,津就是往外渗透的力量。便秘和拉稀都涉及到一个“主津所生病”的问题,便秘是什么现象呢?便秘就是肺气过实,津的力量过强,把里面的液都渗透出去了,那么就会形成便秘。如果津的力量特别弱时,就会拉稀。津的力量的强与弱,也和别的脏器密切相关。

五辰时——胃经当令详解

胃经是人体前面的一条很重要的经脉,先从头上讲,胃经起于迎香,往上一直到山根,然后分二支,一支走脸,另一支再沿着头角至额颅。胃经接着沿着我们的颈部一直往下走,然后经过乳中,乳中就是乳房的正中线。

所以,有些女性经前有乳房胀痛的现象,其实都是跟胃经淤滞有关的。女性的乳汁,实际上是血的变现,我们吃下东西,它变现出来的精华就是血。而乳汁又是血的变现,所以它更容易让婴儿吸收。

胃经接着由乳中下落到大肠,然后一直下来沿着腿的前侧走。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应当注意,如果腿的前侧出现问题,通常是胃经出了问题。古人非常强调护膝,他们席地而坐时就是将两手放在膝盖上,甚至跪坐着也将两手放在膝盖上。这是因为胃经也经过膝盖,而我们的手中有一个劳宫穴,这个穴位属于火穴,用手捂住膝盖,就可以防止膝盖受凉。

在胃经上,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穴位叫足三里,它在膝下三寸处,它是一个长寿穴。经常按摩足三里,实际上也是养护我们胃气的一个好办法。

人为什么一定要吃早饭

早晨7点到9点,是胃经当令的时段。经脉气血是从子时一阳初生,到卯时的时候阳气就全生起来了。辰时,太阳也已经升起来了,天地出现一片阳的象。那么这个时候吃早饭就像贵如油的春雨,人体需要补充一些阴,食物就属于阴。前面都是阳气在运化,那么这个时候吃食物就是对人体的补充。

为什么说吃早饭不容易发胖呢?

因为上午是阳气最足的时候,也是人体阳气气机最旺盛的时候,这时候吃饭最容易消化。另外,到9点以后就是脾经当令了,脾经能够通过运化把食物变成精血,然后输送到人的五脏去,所以早饭吃得再多也不会发胖。

痤疮产生的原因

我们现在经常会看到一些年轻人长痤疮,通常长在额头和脸颊上,这都是胃经的病,治痤疮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从胃经治。痤疮大多是由于胃寒造成的,往往这种长痤疮的人都特别喜欢喝冷饮以及精神郁闷,而这两者都会造成胃寒。

人体内部是一个恒温机制,假如你喝了大量的冷饮,慢慢地形成了胃寒,而人体是有自保功能的,它自身会攻出热来驱寒胃里的寒气。它攻出来的热就是燥火,这时候你就会感到更渴。一般不懂这个道理的人,在这个时候就会再喝冷饮,这样人体就会散出更多的热来攻胃寒。由此反反复复恶性循环,慢慢地这个燥火就会表现在脸上,就为痤疮。所以,我们夏天喝水就应该喝温水。如果大家喝凉水,人体就攻出燥火来,就更不解渴了。因此,痤疮是燥火的表现,治疗痤疮从胃经上治就可以了。

六巳时——脾经当令详解

脾主运化

巳时是指上午9时到11时,这是脾经当令的时段。脾是主运化的,脾和肺在中医里同属于太阴。所谓太阴,就是它们都具有分配的功能。肺分配的是全身的气血,而脾主要是把胃中腐熟了的食物的气血输送到肌肉腠理当中去,所以脾相对于肺来说是一个前期的初步的工作。

脾主肌肉

如果我们脾的功能很好的话,我们的肌肉就会很发达。脾的运化功能是否正常,往往会通过嘴唇表现出来。如果脾的运化功能很好,我们嘴唇就很滋润、很丰满;反之,嘴唇就会发瘪、干枯。我们通常所说的重症肌无力的问题,实际上也是由于脾病造成的。还有一些老年人,我们会发现他们有一个现象,就是他们的眼皮都耷拉下来了。其实上眼皮也是为脾所主,眼皮耷拉下来,这就说明脾主肌肉的功能出现问题了。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指各种水湿停蓄浮肿胀满的病证,都是脾的原因)

脾字从肉从卑,在五脏这个家族中它就像个小丫鬟,小丫鬟要是不干活了,我们的身体就会出大问题,比如糖尿病就是脾病,让我们很没有办法。我们身体的诸湿肿满,皆属于脾不运化。

脾在志为思,思伤脾

在谈意志的时候我们就讲到了,意是脾的神明,所以说脾在志为思。脾功能发达的人,肯定是头脑很灵活的人,他的关联性就一定非常的强。如果思虑过分的话,就会伤了脾,伤了脾气、脾经、脾神,伤了“意”,人就会消瘦,这就是“思伤脾”。

再有,脾液为“涎”,也就是口水,小孩子因为脾胃后天虚弱,所以爱流口水,大人流口水则是脾虚的相,这种人通常很懒。总之,我们身体只要出现消瘦、流口水、湿肿等这些问题,都是属于脾病。

七午时——心经当令详解

子午功

午时是指上午11时到13时,这个时候是心经当令。午时和子时相对的。心经当令的时候是午时一阴生,在这种阴阳交替的关键时刻,人们最好处于休息的状态,不要干扰了阴阳的变化。古人是非常重视子时和午时这两个时辰的,古代练功的人也很重视子午功。为什么要练子午功?这就是我们所讲的心肾相交的问题。心和肾相交的能力越强,人就显得越精神。心的神明为神,肾的神明为志。那么这个时候心肾相交,就是让心火沉下去,让肾水上来。古代练功的人就是要借助天地阴阳转换的时候,去利用天机的运行来获取对身体有益的能量。

为什么要睡午觉?

我们许多人不练功,那么怎么才能达到心肾相交呢?其实,睡觉也能达到心肾相交。深度睡眠的时候就是指心肾相交的时候,睡得不实或多梦就是心肾不交。所以,午时和子时要休息和睡觉。特别是午间要有一点小憩,就是要稍微休息一下。即使睡不着,只闭上眼睛养养神,也是对身体很有好处的。

另外,还有两种心肾相交的现象。一种是被人一棒子打晕的时候,在晕的那一瞬间人能达到心肾相交。还有一种就是晕针,在护士还没有扎针的时候,有的人就会一下子晕过去,这就是心肾相交的现象。往往晕针的人病好治,因为他能够一瞬间达到心肾相交。

午“马”的含义

午在十二生肖当中属马,这个“马”有什么特性呢?在中医里有一味药叫做阿胶,这个阿胶一定是要用山东的黑驴和阿井的水来熬制才行。那么马和驴有什么不同呢?在中国古代文化里,认为马是属于火性的,主发散,而驴属于水土之性,主收敛。马是这样一种动物,你抽它一鞭子它会跑到死。它就像我们的心脏一样永远在那儿跳跃不停。而驴不一样,你越抽它,它越不动,你再抽它,它就撂蹶子。阿胶主要功能是收敛,所以就必须用驴皮来熬制。驴属于水性,水性是主收敛的,阿胶这味药就是取其收敛的性质。如果用马皮代替驴皮来熬阿胶的话,它就是主散的,它就达不到阿胶的那种主收敛的效果。所以说药是不可乱制、乱吃的。

现在很多人把阿胶当做补血的药物,实际上从中医的角度来说,血是红色的,就像心火一样,它都主散的。那么食用阿胶,实际上是增强这个血的收敛的功能。它不是补血,而是使血能够相对的收敛住。这才是阿胶的真正内涵。

心为“君主之官”

中医认为在五脏中,心为“君主之官”,它的重要意义就可想而知了。君主,在中国古代就是指皇上,还叫“天子”,也可以说就是天的儿子,那么这个“心”对五脏这些“百姓”而言,它就是“天子”,它在最高位。可它上面还有个天,这个天是谁呢?实际上,这个天就是我们说的那个“元气”。所以天子——心虽然统摄五脏,但是还有人管它,元气管它。作为人间的皇帝,同样是气数管他。元气没了,心脏这匹快马也就停歇了。由此可知,西医所说的心脏病,在中医看来根源在于肾精和真阳元气,所以,治疗心脏病的关键在于固摄真阳元气。

八未时——手太阳小肠经当令详解

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未时是指下午13时到15时,这个时段是小肠经当令。西医认为小肠是主吸收的,中医里叫小肠“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这是什么意思呢?受盛之官就有点像国税局,收了很多的钱,但它自己不能花,必须上缴出去来回馈社会,这就叫“化物出焉”。小肠的功能就是先吸收被脾胃腐熟后的食物的精华,然后再把它分配给各个脏器。

为什么午饭要吃好?

因为下午13时到15时的时候小肠经当令,人体主吸收,所以我们午饭要吃好。这个“好”是指什么呢?就是营养和口味都要相对很高,而且还要好吸收。这就涉及到一个“补”的概念:不是说吃什么好东西就能“补”。如果吸收能力很差的话,吃再好的东西,在你的体内也不能够消化吸收,也照样形成垃圾。形成垃圾以后,人体还得调出元气来化掉它,这样反而使你身体变得更虚。所以,吃饭和进补都要针对个人情况,这里说的个人情况,就是中医里讲的消化能力和吸收能力。

心与小肠相表里

心与小肠相表里,表就是阳,里就是阴。阳出了问题,阴自然也有问题;而阴要出了问题,阳也会有问题。

心为君主之官,心是不受邪的,因为它主散。因此,心脏病在最初很可能会表现在小肠经上。在临床上,有一些病人每天到下午两点多钟的时候,就会胸闷心慌。医院检查,又查不出他的心脏有什么问题。因为小肠是属于阳,是外边,外边很敏感的地方出问题了,里面的心脏肯定也就出问题了。

在13时到15时这个时间段,如果身体出现了脸红、胸闷这些现象,就应该注意心脏了,因为大多数情况下,这是心脏有问题的表现。

到小肠经当令的时候对应的生肖、时辰分别是羊和未时。未时主小肠,小肠主吸收。中国的“美”字,就是“羊”字加“大”字,因为未时是主滋味的。中国人关于美的概念跟西方人很不一样,中国人关于美的概念首先是要满足口腹之欲。

九申时——膀胱经当令详解

申时是指15时到17时,这是膀胱经当令的时段。膀胱经起于目内眦晴明穴,然后上头沿着后背一直到小趾。它是一条很重要的经脉,在中医里称为足太阳。

膀胱经是一条可以走到脑部的经脉,在申时,气血容易上输于脑部,所以学习效率很高。古语说“朝而授业,夕而习复”,就是说早晨学完东西,到下午3时至5时,就应该好好的去练习来强化我们的记忆,所以,申时是学习的最佳时段。如果企业在这个时候开董事会的话,应该是办公效率最高的时候。如果一个人办事效率不高、容易健忘,可能意味着他膀胱经出了问题。

头痛的原因

中医认为,头疼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如果因头痛去看中医,大夫一定会问你具体是哪儿痛,到底是两边痛,还是前额痛?是后脑痛,还是里面中空痛?这是几种完全不同的头痛。如果是两边痛,就是胆经出了问题。而左边偏头痛和右边偏头痛也是不同的,因为左主肝,右主肺,如果左边偏头痛,就很有可能是肝血的问题;而右边头痛就有可能是肺气的问题。那么前额痛呢?前额痛就是胃经出了问题。里面的中空痛,是肝经出现问题,而后脑痛就是膀胱经的问题。所以不同的头痛,它的原因不同。

膀胱与肾相表里

中医认为,小便通畅是太阳膀胱经气足的表现。膀胱经气是主管存储津液与防御外邪的,它又与肾相表里,也就是说膀胱受肾管。用一个浅显的例子说,如果小便不通畅,就是肾出了问题。小孩和老人小便时有一个现象,就是有时头部有时会激灵一下。但是老人的打激灵和小孩的打激灵是不一样的。小孩子是肾气不足以用,肾气、肾精还没有完全调出来,所以小便时气一往下走,下边一用力上边就有点空,就会激灵一下;而老人是肾气不足了,气血虚,所以下边一使劲上边就空了。

所以说,古人非常强调在行、走、坐、卧中养生,包括大小便时也能养生。在小便的时候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养生原则,就是一定要咬住后槽牙,因为肾主骨,牙齿是肾经的外现,牙齿也是骨头,它在骨头中是最为密固的,也是收敛气最足的。所以,牙齿好不好,是肾气的问题。在小便的时候咬住牙关是有原则的,就是要“肾齿两枚如咬物”,“如咬物”就是好像咬住东西,实际上就是保持气机内收的一个状态,收敛住自己的肾气,让它不外泄。

存储津液,气化出焉

膀胱经在人体经脉中是最长的一条经脉。申时在十二生肖里对应的是猴子。猴子是上蹿下跳的,可以上到最高处,也可以下到最低处,这就是猴性,这就是膀胱经的象。膀胱是主存储津液的,“气化出焉”这是什么意思呢?举个例子,在临床当中,有很多人会患上干燥症。所谓干燥症就是口唇干燥,这种病在老人那里特别多。因为嘴巴里的唾液是为肾所主,一遇到干燥症很多人就认为是肾阴虚,就拼命地补肾阴,往往会越补越口干。其实,人体的肾就像水池或沼泽,要想让它升上来,一定要靠太阳的气化作用,而膀胱经的气化功能就相当于太阳,膀胱经的气化功能好的话,就能够把肾水带上来,我们嘴里就有唾液。如果气化功能不好的话,阳气不足,肾水也上不来,就会口唇干燥。所以治这个病不妨换个思路,从肾阳和膀胱经的气化功能方面多下些工夫。

十酉时——肾经当令详解

肾主藏精

酉时是17时到19时,这个时候是肾经当令。我们中国人对肾是最为


转载请注明:http://www.fdhhc.com/zlff/131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