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早晨去社区活动室打乒乓球,因没有空闲桌台,只好往回走。
路上遇到一个老太太,推着手推车踽踽而行。她的手推车引起了我的好奇。这个手推车就是图中的样子。既可以装物件,又可以推着走;不仅可以扶着以保持平衡,还可以在走累了时当凳子坐下来歇息。
像我的岳父,就需要一辆这样的推车。他的大脑据说有蜂窝状脑梗,近几年的退行性变化明显。大脑的平衡功能受到损害,走起路来害怕跌倒。但他每天需要活动1-2个小时,活动地点在距家多米的广场,那里有他的老朋友或老熟人。这几百米的距离虽然不是很远,可在比较拥挤的街道,对于不太方便的老人来说就是个不小的问题。
手举拐杖,有很大帮助。近来拐杖几乎须臾不能离开了,但感觉拐杖还是不够稳,且拐杖也无法解决中途歇息的问题。坐轮椅,他还不太适应。在几十年相处的街坊邻居面前可能会觉得不太好意思。要人送接也觉得是给人添麻烦,即使是老伴、子女,他也不愿意烦扰。想给他买个电动轮椅,还被他拒绝了。另外,电动轮椅太重,20-30公斤,不适合老人搬来搬去、搬进搬出。手动轮椅,可以当扶手使用,但搬进搬出,对老夫妻来说也是个问题。毕竟儿女不在身边,街坊邻居也不能天天去劳动大驾。这些倒不是主要问题,主要问题还是面子和自尊。
眼前这个老太太的手推车具有多功能、轻便的特点,可以满足我岳父的需求。于是我和老太太攀谈起来。这一谈,就给了我许多有趣的惊奇。
原来,老太太今年82岁,两年多以前是重症肌无力患者,严重时几乎不能睁眼、吞咽、翻身、行动,只能是躺在床上等死的状态。但老太太现在一个人在海南,生活完全能够自理,不需要儿女在身边,也不需要雇人照应。这简直就是个奇迹。我好奇的问她这是如何发生的?她说这得感谢佛菩萨保佑。她这病就是念阿弥陀佛念好的。
我对重症肌无力了解不多,只知道霍金患的就是此病。我的一个好友也有肌无力现象,但程度可能不是很严重。他是中化集团的高管,曾被外派到巴西工作。数年前,为了治疗,他可谓想尽办法,看遍名医,但好像效果不是很明显。
念阿弥陀佛就能治好这样的疑难绝症?我虽然不大相信,但她就站在我的面前,且行动自如。她认为是佛菩萨保佑,我觉得可能是信念的力量。我知道信念对于调集体内资源、恢复免疫力、治疗某些疾病可能会有所帮助。我的一个前同事就说过,她的父亲患有癌症,也是通过念阿弥陀佛念好的。后来复查时,连医生都感到惊讶。不过信念的力量也不是灵丹妙药,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不具有必然性和因果律,只能说具备或然性或偶然性。也就是说,有些人通过念佛或其他心理疗法,获得了意外的惊喜。但对于身处绝境中的病患来说,未尝不可以一试,死马来当作活马医,万一真有效用呢?
老太太说她是在安养院里获得明显改善的。安养院是个什么东东?是养老院?安养院还能治病?老太太在说到这家安养院时,眼里放出了异样的神彩。这进一步让我产生好奇,增强我想了解的欲望。
老太太是北京人,医院,但没有特别的效果。医院看了半个月,说用一种药一支要多元,又不能走医保报销。她信佛,走投无路之际,有佛友告诉她沧州有家安养院,可以去试试。这家安养院不仅管养老,还管死,也就是临终关怀。她去那里也没抱有什么希望,其实就是来此等死,好往生极乐世界。因为这家安养院有法师念经,很多信众也念经,称为助念,助念佛经、助己助人。
她躺在床上,什么也不能做,只能念经。但奇迹出现了,念经让她的疾病得到缓解,健康状况得到恢复和改善。她在这家安养院住了两次共半年时间,最终站着走出了这家安养院。我问这家安养院叫什么名字、具体位置、如何收费、服务如何?老人家耐心的给我做了介绍。
这家安养院叫渤海双缘安养院,位于沧州市盐山县韩桥村。沧州的青县我去过几次,我的一个朋友在青县任职,现又去沧南任职。盐山我还是第一次听说。某个地方有朋友,感觉就是不一样。说到沧州,我真的想找机会去探访一下。
这家安养院收费并不高,两人房每个人每月只需支付1元即可,护理根据老人的健康状况,收费-元不等。董事长姓张,他的母亲信佛,也到了养老的年纪,他就投资了这家养老院,与医院、寺庙合作,为老人提供医疗护理,为信众提供信仰服务,为老人提供临终关怀。我说这样的收费标准应该是赚不了钱的。老太太说张老板办安养院的目的也不是为了赚钱。这样不以赚钱为目的的老板还真不多。
我问老太太,万一有死者亲属找安养院讨说法怎么办?毕竟老年病人事多,责任难以界定和分清,一旦产生纠纷,安养院可经受不起。老太太说这里的人绝大多数都信佛,不找人麻烦。安养院可能也做了一些风险防范和规避。经营数年来多位往生者没有发生过一起纠纷。但这不能够让我信服,总觉得隐患难以避免。
安养院为老人提供临终关怀主要有四项,一是法师念经超度;二是为逝者沐浴;三是信众为逝者助念24小时,每小时换班,每班10多个人;四是为逝者举行海葬。这样的临终关怀在国内也是不多见的,台湾的佛光山我听说过有。我个人觉得这是一种值得提倡的方式,丧事没有必要大操大办,费钱费力。海葬也比土葬好,不与后人争地。树葬也不失为一个好的方式,可惜能接受的人不多。
其实不管丧葬方式如何,无非有两个方面。一是给逝者以安慰,知道死后去的地方,呆的地方、形式和方式。这也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终极问题。二是给亲友以祭奠、缅怀、思念的形式和方式。坟冢正好满足这两个方面的需要。海葬满足不了,因再无思念的寄托和连接。树葬或花坛葬应该可以满足,即将坟冢转化为树木,骨灰撒入树下,也不与后人争地,还能见木如见人,生命通过树木的生命力而得到长生和永生。
临终给逝者精神抚慰,带着往生极乐世界的希望离去,既可减轻逝者的痛苦和恐惧,又可让逝者去得安详和有尊严,这未尝不是一个好的方式。国内在临终关怀方面可能缺项,极少有机构和人士践行。这家安养院能先行一步,相当的了不起。
我问老太太在安养院的感觉如何?她说,有家的感觉,比家里感觉还要好许多。这里的朋友多,又有共同的信仰,道友们相互关心、照顾和安慰。有人逝去还一同去助念。她刚来时不能行动,只能在床上念阿弥陀佛,不停的念阿弥陀佛,没有想到还真有效果。最令老太太喜欢的是具有相同信仰的人聚在一起,相互抚慰,乐于奉献,会让快乐倍增。
老太太对净土宗的宗师也感佩不已。唐初的善导法师正式创立净土宗,一心专念弥陀佛的名号,念念不舍,以往生净土,奔向光明和永生。我去过洛阳的龙门石窟,对净土宗有所了解。当时觉得善导祖师确实了不起,他为没有文化的普通信众开辟了一个极其简单易行的信仰方法,也就是只需要念“阿弥陀佛”四个字即可,就可得到灵魂的救赎和佛祖的保佑,并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不需要明白佛经的奥义,也不需要苦修和积善。这是最接地气的信仰引导路径。
不管如何,老太太确实念了经,也确实恢复了健康。她感谢佛祖、感谢信仰,自有她的道理,我没有必要多嘴置喙。毕竟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想象之中,每个人的生命也都在各自的想象中探索,或在探索中想象,其烦恼来自于各自的想象和验证,其快乐也来自于各自的想象和验证。
回家后网搜了一下,这家安养院还真的鼎鼎有大名。现在已经是一床难求。令我意外的是,很多逝者竟然有舍利和舍利花,这又颠覆了我的认知。以前我一直觉得好奇,就是佛祖或道行高深者才会有舍利。可为什么会有舍利、舍利又是什么、如何形成的,应该还是个未解之谜。但既然普通人都可能会有,那就说明与修行无关。因而也就没有必要赋予舍利以神秘性。
偶然的一个路遇,让我知道了有这样一位老太太,依靠念经治好了肌无力;知道了还有这样一家安养院,给老人提供养老、医疗、护理、信仰和临终关怀;知道了没有必要对舍利感到神秘;知道了还有这样一位有情怀的董事长张爱农,在养老方面的探索和实践。
打开心扉,开卷或许有惊奇。
山水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