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66岁。
主诉:间断胸闷三月余,再发加重10天。
现病史:3月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活动后为主,持续数分钟后自行缓解,伴心悸,无发热、胸痛、咳血、乏力、恶心、呕吐等;10天前再次出现胸闷,持续时间长,夜间影响睡眠,端坐位后好转,于我院门诊药物治疗,效果差。患高血压病3月余,最高血压/mmHg。
既往史:无特殊。
概述
胸腺癌是一种少见的纵隔恶性肿瘤,来源于胸腺上皮细胞
常见于40岁以上成人,男女发病率相仿
最常见的组织类型是鳞状细胞癌和未分化癌
临床表现
胸痛
呼吸困难
咳嗽
重症肌无力
30-50%的胸腺癌患者有重症肌无力表现
影像学表现
形状不规则或呈内分叶状
常较大,边缘不规整、毛糙,与周围结构间脂肪间隙消失
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可有囊变区,也可有钙化
50%侵犯胸膜、心包
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
鉴别诊断
胸腺瘤
前纵隔内圆形、椭圆形或浅分叶肿块
大多数密度均匀,少数发生囊变
边缘光滑,与周围结构间脂肪间隙存在
病变均匀强化,囊变无强化
胸内甲状腺
常位于胸骨后间隙,主气管常受压移位
钙化常见
肿块常向颈部延伸
可有明显强化
畸胎瘤
发病年龄小于胸腺瘤
绝大多数位于前中纵隔心脏与主动脉连接区
肿块内可有多种成分,脂肪、骨、钙化等
囊变多见
淋巴瘤
受累淋巴结以气管旁组最为常见,次为气管支气管组与隆突下组
常侵犯纵膈两侧或两侧肺门淋巴结,呈对称性;或相邻多组淋巴结增大
一般密度均匀,增大多块或放疗后可出现坏死、囊变,偶见钙化
增大的淋巴结可融合成团,也可分散存在
可侵犯肺动脉、上腔静脉、大支气管等
神经源性肿瘤
多位于后纵隔即两侧脊柱旁沟,向一侧肺野内突出
多呈圆形或椭圆形,恶性可呈分叶状
边缘清楚锐利
密度多均匀,略低于肌肉密度,可出现坏死、液化或囊变、钙化
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可有细小钙化,神经母细胞瘤可有粗大钙化
往期16大精彩回顾个病例解析汇总
个基础影像病例汇总
全身各部位影像数据
全身14个部位的X线解剖+摄影技巧+读片技巧
全身各部位系统解剖图解
全身各部位断层解剖图解
全身各部位报告模板(X线、CT、MR齐全)
7本经典影像书籍读书笔记
58医院经典读片汇总
个经典医学影像名家视频讲座汇总
个精品医学影像专题内容汇总
31种常见疾病的分期分型
35种影像综合征汇总
32篇专家共识,规范您的影像检查行为
75位老师求助内容汇总
影像学院篇经典内容汇总
版权声明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