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型重症肌无力
分享一个小案例
张奶奶今年八十岁了,医院确诊了老年型重症肌无力,于是开始了长达十多年的药物治疗。由于同时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张奶奶每天需要服用的药物多达二十种。一天上午,张奶奶来到了刘凤斌教授的门诊,刘教授看到张奶奶需要坐轮椅,一问才知道是前段时间拍片子发现一侧髋关节骨折了,知道张奶奶这是长期服用激素导致骨质疏松从而发生骨折的。于是,刘教授建议逐渐减少激素的使用,张奶奶的家人也希望能通过中医药治疗,以慢慢减少每天需要服用的西药。
什么是老年型重症肌无力?治疗有什么特点呢?中医药对于老年型重症肌无力效果如何?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每年发病率约为每百万人中10~20例,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局部或广泛的肌肉无力,如眼睑下垂、复视、吞咽和呼吸困难、表情淡漠、四肢无力等。临床主要依靠新斯的明试验、胸腺CT和MRI、重复神经电刺激、单纤维肌电图、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滴度检测等手段进行诊断。治疗包括胆碱酯酶抑制剂如新斯的明、免疫抑制剂如强的松和硫唑嘌呤、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血浆置换、胸腺切除术等。
图:重症肌无力眼睑下垂的症状
老年人重症肌无力有何特点?
在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社会背景下,老年重症肌无力在重症肌无力患者中的比例逐渐上升,老年人由于身体健康状况的特殊性,故而老年重症肌无力的临床表现,免疫学特点,治疗等方面均不同于青年型重症肌无力。
老年人由于身体素质下降,很多时候可能出现重症肌无力的症状而不容易察觉,如缺血性脑卒中的老年患者出现规律性的肌无力表现,如表现为晨轻暮重,活动后加重,休息减轻等,应观察是否为重症肌无力,出现不明原因的吞咽和呼吸困难、眼睑下垂、复视时亦应排除重症肌无力,不应简单轻视,如文章的案例中,张奶奶开始是没有明显诱因出现了眼睑下垂、肢体乏力等症状,当时未受到重视,没有第一时间就医,导致了病情的延误和加重,最终只能坐在轮椅上度过晚年。并且,老年重症肌无力患者出现肌无力危象的概率比青年型患者也更大,抢救更加困难,死亡率更高。
老年型重症肌无力的患者普遍存在糖尿病、骨质疏松、白内障等基础疾病,限制了皮质类激素的使用,日常服用的药物多少会对重症肌无力产生影响,患者对药物副作用的耐受性也较差,因此治疗方面需要医者权衡,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以免出现张奶奶这种类似的情况,病情虽然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是却没有很好的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十余种药物的同时使用给身体带来了极大负担。此外,感染是诱发老年肌无力危象的常见因素,故而防治感染是需要非常重视的,对于吞咽困难的患者,胶囊或片剂的药物不利于吞咽,容易阻塞气道,需要我们注意。
我院脾胃病科治疗重症肌无力特色
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认为,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虚损性疾病,其治疗根本在于大补脾胃,升阳举陷,根据五脏相关的理论,结合每个人的不同病情,进行辨证施治,从本质上对疾病进行治疗,使人体的气血阴阳和脏腑功能恢复正常,并且可以减少所服西药的副作用,因此,中医药治疗重症肌无力有不可替代之优势。
广州中医院脾胃病科是邓老在一附院首创的内科专科之一,在邓老等老一批著名中医药专家的带领下,科室对重症肌无力的治疗疗效显著,先后抢救了上百例重症肌无力危象的患者。今天的脾胃病科,在继承大师经验的基础上,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治疗,治疗上除了运用中药汤剂治疗,还配合疗效确切的院内制剂强肌健力饮、中药穴位敷贴、穴位埋线、针刺、中药熏洗等一系列治疗方法,改善重症肌无力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较好减少疾病复发率,延缓疾病的发展。
看完文章,相信大家对老年型重症肌无力有了一定的了解,总而言之,要重视老年型重症肌无力,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尽可能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是我们的共同目标。
延伸阅读:
感冒高发期,重症肌无力患者该怎么办?
重症肌无力患者自我管理手册
重症肌无力血清抗体检查这么多怎么看?快戳此文了解一下
什么是儿童型重症肌无力?
参考文献:
[1]NilsErikGilhus.Myastheniagravis[J].Nature().
[2]张跃其;时宝林;张君;张淑云.老年重症肌无力的研究进展.中国老年学杂志.年:-.
[3]袁江;王云甫;卢祖能.老年重症肌无力危象11例救治体会.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年:72-74.
[4]陈娟;郑龙;胡晓晴.中国南方地区中青年和老年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特点对比.中国老年学杂志.年:-.
(图片来源于网络及文献)
作者:刘鹏
指导、审核:刘凤斌
责任编辑:庄昆海
编辑:翁森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