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年初一到正月初十,《流浪地球》的一星党和五星党们拉开了一场中国电影圈前所未有的割据战。两派之间水火不容,怒气难息,导致战火一直从影评网站烧到各大社交媒体,又连夜打到了各种应用商店。
从口舌之快上升到大型行为艺术展
起初,一星党不满的根源还来源于《流浪地球》电影本身。他们普遍认为该片:科学设定不合格、剧情不饱满、特效塑料感很强烈、演员演技不在线、很多桥段设置无厘头。
但很快群众当中混入了“好战份子”,评论栏中出现了大量的一星评价,并且画风演变为:
“为了平衡一下评分,还没看就先打1星……”“对吴京本人有刻板偏见,所以打1星……”“产生了家庭矛盾,生气打个1星……”这导致《流浪地球》的评分从8+一夜掉至7+分。
随后,一星党祭出反民粹主义大旗。
反观五星党也战斗力十足。面对最开始的电影的质疑,五星党针锋相对,将矛头直指评分系统漏洞百出,顺藤摸到应用商店给影评软件怒刷差评。
《流浪地球》的这场骂战,神奇的是,中国影迷竟然在短时间形成了两派截然不同的对立意识形态。
阵营清晰,信仰明确。更可怕的是,人们在宣泄情绪的过程中迷失自己,早已分不清到底谁是影迷,谁是水军,也忘了电影本该为我们带来什么,只顾各自分别为自己的阵营喊着短暂的口号。
但殊不知,就在骂战开始初期,《流浪地球》导演郭帆就在知乎发文,针对电影反响做出了详细回应。其中有一段话,非常值得耐人寻味:
在郭帆心中,这部电影确实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但是这就是他们目前这个团队能做到的最大程度了,即便再做一次,结果也只会这样。
再来看另外这个高赞回答的一句话:
4年的制作周期、人的制作团队、第一部国产科幻电影。正如这名知乎用户所说,未来,这人就是中国科幻电影的种子。
只要细细品味这些细节,你其实很难将这部影片与“欺骗”“糊弄”扯上关系。
但是,他们的声音在无穷的对骂中被压制得出不来半点声响,也丝毫结束不了这场无意义的战争。
小孩子才证明,过来人只做自己
前不久,韩寒在高晓松的《晓说》中自述了当年“父亲代笔风波”的心路历程,同样是被煽动起来的群体情绪,同样是两派(韩粉与质疑派)针尖对麦芒。韩寒一度公开回怼,很久后才重新将精力聚焦回自身,开始专心写作和拍电影。
所有的吵架,都试图在做一个动作——“证明”,一半人是为了要证明:自身真知灼见。一半人是要证明:自身毋庸置疑。
但是都有一个特点:能被执拗支配了大脑。
舆论风暴的可怕之处就是,纵然你占理、占法、占人,即便你掌握真理,却也不见得能够打赢这场战争。
其实,质疑派想要把韩寒拉下神坛,韩粉想要保护韩寒。而一星党是要把《流浪地球》拉下神坛,五星党是要维护神坛地位。两种对立的意识,就算吵个1万年,也注定修不成正果。
最终受伤的只有夹在中间的韩寒和《流浪地球》。
很多事物,你都不用去声嘶力竭的去证明给别人看,文章不用、音乐不用、明星不用、30亿人民币票房的《流浪地球》更不需要你证明,甚至连你自己,都不必执而不化。
长尾效应是检验“小破球”的唯一标准
究竟该以怎样的形式、态度去评价一部电影?这个问题可能一万个人有一万种答案,人类自身似乎很难说清楚。
不过,就在两派为各自争辩的时候,这颗“小破球”也没闲着,它在知乎上交出了自己的“答卷”——多维想象空间。
在知乎搜《流浪地球》,网友们讨论烧脑细节、影片评价、原著小说、专辑特区、影片音乐、海报专区、预告专区等等。编辑一共收录了40个问题,几乎关于一部电影所有的信息全都齐了。
细览这些问题,这种看似“胡思乱想”的操作,可以让不少影迷会心一笑。就像看了下面的这个问题,你难免会想象自己在《流浪地球》里究竟可以做什么,会以怎样的状态生存?
如果真的生活在那个环境下,法律自然必不可少,那电影里提到的《流浪地球法》究竟会是怎样的?
知乎法律话题优秀回答者王瑞恩,就真的草拟了一份《流浪地球法》的大体框架。
一场大型真人科幻生存类游戏仿佛正在上演?
除了工作、法律,当然还离不开吃,有网友就提出了关于蚯蚓干的问题。
一位食品安全、食品加工话题的优秀回答者“钱程”从蚯蚓干的营养价值以及在蚯蚓繁殖等角度进行了分析,并且还提出了地下城的美食应该不仅仅是蚯蚓干,其实还有很多可能性。
但是不得不承认……这个问题的目前最高赞……其实是一位硬核“广东人”,因为他真的就真的去抓了一盆蚯蚓,做了一道爆炒盘蚯蚓干……还吃了……
知乎上关于《流浪地球》的多维讨论实在太多了,硬核答主们的回复都能让人摆出“还有这种操作?”的惊讶脸。
不过,《流浪地球》在这里也有不少质疑声,毕竟标榜着中国首部硬科幻电影称号,注定就要背负着被审视的命运,影片中很多不合理的科学基础设定,被网友就PO了出来。
譬如这位中国科技大学空间物理硕士“Pjer”的回答,他除了对下图中的推进器间距等问题提出质疑,还为大家科普了点燃木星大气产生激波推开地球的不可能性。
如今,《流浪地球》在知乎展现着它惊人的“长尾效应”。这些带有知乎特色的影评内容,无论是褒奖还是批评,他们保持着理智、客观的态度,也少有水军顶着高昂的成本跑来写上千字的差评。
科幻题材之所以深受影迷喜爱,是因为它能够为人们带来多维的想象空间,供大家在大开脑洞的同时,从中领悟到某种属于自己的精神,这也正是科幻的魅力所在。
而对于《流浪地球》真正的尊重,应该是不断挖掘出它潜在的光芒,而不是真刀真枪的和内心的反对者进行搏斗。
类似《流浪地球》影片也从不需要任何人来为其争吵开骂,优秀作品自然会发出独有的光芒,这一点“过来人”韩寒在《晓说》中已经说得很通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