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重症肌无力 > 疾病常识

好消息一篇帮助重症肌无力治愈文章

王世龙主任治疗重症肌无力经验

王世龙主任从90年代起就开始应用脾胃学说指导重症肌无力。二十几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经历了一个继承、发展和提高的过程,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观点。王主任认为:重症肌无力之病机主要为脾胃虚损,且与五脏相关。辨证论治主张从补脾入手,执简驭繁;遣方用药则重用黄芪,独具特点;并经常强调要树立信心,坚持久治,重症肌无力是可以治愈的。现将临床侍诊所得及王主任既往经验之整理,作一总结。

1、释病机,脾胃虚损,五脏相关

  王主任潜心于东垣脾胃学说之研究已达20余年,对东垣脾胃之论既重继承,又重发展且善融汇各家之说,故对重肌无力之认识,有其独到之处。认为重症肌无力与脾虚有关,但又与东垣所论之一般中气不足不同,而是因虚损致损,实为脾胃虚损。因脾胃居中焦,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气机升降之枢。脾胃健运则饮食水谷能化生精微,源陈于六腑而气至,和调于五脏而血生,内而五脏六腑、奇恒之府,外而四肢百骸、肌肉皮毛筋脉,皆得其养,形体始壮,神气乃昌。然或先天禀赋不足,或饮食饥饱失节,或形体劳倦内伤,或疾病失治误治,或病后失于调养,均要导致脾虚,甚则由虚致损。《难经.十四难》曰:"脏真濡于脾",此五脏相关之理也,先哲多引而未发。王主任独提出五脏相关学说,并论之甚详。王主任认为:从五脏相关之观点分析,重症肌无力的病机主要为脾胃虚损,此乃主要矛盾,亦为矛盾之主要方面。脾胃虚损则气血生化之源不足,肝乃藏血之脏,开窍于目,化源匮乏,肝血不足,肝窍失养,故重症肌无力除眼睑下垂外,常见复视斜视,是为脾胃虚损累及于肝。肾主藏经,"五脏六腑之精,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灵枢.大惑论〉〉),今脾胃虚损水谷饮食不化生精微藏于肾,肾精不足,精明失养,则视物易倦。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气出于肺而根于肾,需脾于中间乾旋转运,使宗气充足以司呼吸。脾胃虚损则或枢机不运,聚湿生痰,壅阻于肺;或脾病及肾,肾不纳气,气难归根;甚或大气下陷,而出现气短不足以息,或努力呼吸,有似呼喘,或痰涎壅盛,气息将停,呈危在顷刻之肌无力危象。可见此时乃脾胃虚损,累及肺肾两脏使然。至若吞咽困难、构音不清,也莫不与此有关,个别重症肌无力患者尚有心悸、胸闷诸证。晚近的研究揭示重症肌无力可能伴有心功能损害,则是由于脾胃虚损、心血不足所致。

  上述病机分析表明:重症肌无力之病机主要为脾胃虚损,由于五脏相关,脾胃虚损可进一步累及他脏。当然,心肺肝肾的病变,也可以反过来影响脾胃,形成相互影响,错综复杂的多维联系。然而其病机转化始终以脾胃虚损为中心环节,这就是辨证论治的着眼点。

2、论证治,辨病辨证,执简驭繁

 王主任强调,重症肌无力之辨证论治,必须既辨证又辨病,由辨病又再进一步辨证,通过辨证-辨病-辨证不断地深化。根据上述病机的认识,王主任认为重症肌无力辨证为脾胃气虚之证,辨病当属脾胃虚损之病,尤应注重"虚损二字",这对指导论治有重要意义。因虚损当补,虚损难复,需久治主能收工。在辨证辨病的基础上,进一步辨其五脏相关之证,以便抓住脾胃气虚这一主要矛盾,适当照顾其他兼证,打破脾胃虚损这个中心病理环节,使其他次要矛盾迎刃而解。至于重症肌无力病程中出现外感表证或危象等,次要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时,则又需权衡其标本先后缓急,随宜外理了。

  王主任认为,不能辨证论治与辨证分型等同起来,有些人以为言辨证就必须分型,其实是一种误解。因为疾病的发生发展是千变万化的,并不能以几种分型印定眼目。即以分型而言,其本身也是不确定的。如果说,人们对疾病的认识,从辨证模糊到辨证分型是一种境界,那么,从辨证分型发展为抓主要证候(主要矛盾,其他随证治之)的辨证自由则是辨证的更高境界,是辨证分型的发展和升华,意味着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解放初期,王主任运用脾胃学说治疗重症肌无力,认识还是模糊的,以后也曾作过辨证分型的探索。在几十年的临床实践中,王主任体会到应用〈〈难经〉〉虚损理论结合东垣脾胃学说,能更深刻地认识重症肌无力的病机,有助于抓住重症肌无力的主要矛盾,终于从辨证分型中超脱出来,进入了辨证分型自由的境界。这是值得重视的学术经验。

  既然脾虚是重症肌无力的主要矛盾,根据《难经》"虚则补之"、"损则益之"、"劳则温之"之旨,脾胃虚损,五脏相关,当以补脾益气为治疗大法。王主任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体会到,用补中益气汤治疗重症肌无力本甚对症,但以通常之剂量,往往效果不明显。究其原因,乃对虚损这"损"字认识不足故也。有的人将重症肌无力分为若干个证型,各型又有不同方剂,表面上看起来很灵活,而实际上未抓住脾胃虚损、五脏相关之要点,王主任经过反复的实践、探索、总结,针对重症肌无力脾胃虚损之病机,摸索出以补脾益气治本贯穿始终,间用治标的一套治法,制五龙荣肌汤以统治之,并据五脏相关之理,随证加减以治其兼证。

  五龙荣肌汤由黄芪、五爪龙等药组成,方中重用黄芪甘温大补脾气,尤妙在五爪龙一味粤人呼之"南芪",该药具北芪之功而性缓,补而不燥,于重症肌无力需大补脾气者,尤为相宜。此方来源于东垣补中益气汤,但又与补中益气汤有所不同,东垣原方药量偏轻,着意在升发脾阳,使脾得健运而补中气,五龙荣肌汤中黄芪之用量较大。乃专为脾胃虚损之病机而设,由于药量不同,虽然只增五爪龙一味,而益气之力成十倍增加,故为统治重症肌无力之主方。凡重症肌无力见眼睑下垂、复视斜视、四肢无力、咀嚼乏力、吞咽困难、或肌肉萎缩者,均可以此方治之。临床实践证明疗效甚佳。在临床运用时,可根据具体病情,略作加减。

  复视斜视明显者,为脾胃虚损,兼肝血不足,可加何首乌(制)以养肝血,或加枸杞补肾以养肝。

伴抬颈无力或腰背酸软者,为脾虚及肾,加枸杞子、菟丝子以补肾,或狗脊以补肾壮腰。

腰酸、夜尿多者,加杜仲、桑螵蛸,固肾缩尿。肾阳虚明显者,酌加巴戟、淫羊藿。

口干、口苦者,加石斛以养胃阴。

  吞咽困难,或吞咽不适者,以枳壳易陈皮,加桔梗,一升一降,以调畅气机。

  舌苔白厚或白浊,为脾湿不化,加茯苓、苡仁以化湿。

  咳嗽痰黏,加浙贝以化痰,或以三蛇胆贝末冲服,甚者可予猴枣散。

  烦躁失眠或夜寐多梦者,加酸枣仁养心,夜交藤安神。

  以上乃治重症肌无力之常而非其变。对于其变证,王主任也有丰富这经验,治疗常收到预期效果,兹略举一二。

重症肌无力兼外感

  证见鼻塞流涕、咽痒咽痛、咳嗽痰黏,此时本缓而标急,当先治其标。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王主任认为重症肌无力乃脾胃虚损,纵有外邪,亦是乘虚而入,但补其中,益其气则外邪自退。一般不必妄自攻邪,攻则虚者愈虚,变证丛生矣。王主任常用轻剂之补中益气汤原方,酌加豨签草或千层纸或浙贝,二至三剂即可获效,为本病兼外感者立此一法。

重用黄芪

  王主任重用黄芪重达克。因问其故,王主任谓:重症肌无力乃脾胃虚损之病,虚损犹坑堑,修复不易,故需重用黄芪以补之。东垣补中益气汤非不对症,但黄芪量轻,力量单薄则虚损难复。五龙荣肌汤从东垣补中益气汤变化而成,重用黄芪,量重则力宏,故临床效果甚佳。黄芪本作黄耆,李时珍曰:"耆,长也。黄耆色黄,为补药这长,故名。本经列为上品,一主补丈夫虚损,五劳羸瘦。"张元素谓黄芪甘温线纯阳,补诸虚不足,益元气、补脾胃。王主任善于吸取前人经验,融合自己的临床体会,倡重用黄芪以治重症肌无力,极具个人特色,这是王主任运用五龙荣肌汤的主法之一。

补气必须行气

  王主任经常强调:要用唯物辨证法思想指导临床实践,遣方用药亦然。在运用补气药时,需佐以少量之陈皮或枳壳行气,因补气则气滞,反佐行气可防止此弊,但行气之药量宜轻不宜重,重则耗气,反于病无补,故陈皮用量不过3g,仅为黄芪用量之1/40~1/20,这又是王主任运用五龙荣肌汤心法之一。

学东垣,注意气血关系

  气为阳,血为阴,阴阳相济,则气血相生.吴鹤阜云:"有形之血不能自生,生于无形之气。"而无形之气又必须假有形之血为依托,始能昌旺,所谓有形化生无形,即阴阳互根之理。王主任用药,常遵东垣制方法度,注意气血相生、阴阳互根之关系,在用大剂黄芪、党参补气时,常配一定量之当归或鸡血藤养血,或丹能以活血养血,俾气血相生,肌肉得以濡养。且补气药属阳,性多偏燥,当归质润,可制其偏,实一举而两得。

树信心,强调久治可以治愈

  重症肌无力是顽固有慢性病,病情缠绵,经常反复,故患者常忧忡忡,心理压力极大;而医者也感棘手,以致一些西医认为此病只能临床缓解,终身带病。邓老在几十年的临床实践中。体会到重症肌无力只要治疗恰当,坚持久治,是可以治愈的。王主任早年经治的病人,有的结婚生子,至今二三十年未见反复。王主任强调:治疗此病必须树立患者医者之信心,《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思伤脾。"病者忧思不解,不仅可以直接伤脾,而且可以致肝气郁结、横逆脾土,加重已有之脾胃虚损。医者的心理状态也能影响患者。王主任临诊常欢颜劝慰,向患者解释重症肌无力脾胃损伤之病机,使其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和心理准备,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告诫病人不宜看忧郁悲衰的报章杂志,宜阅读愉快幽默的文章;叮嘱患者在症状消失以后,还须坚持服药1~2个月,以防复发,争取彻底治愈。一些对治疗丧失信心的患者,都为王主任乐观精神所感染,积极配合治疗,由于注意心理治疗,调动了两个积极性,不少顽固病例都逐渐得到康复。

李某,女,34岁。年3月18日初诊。

全身乏力20年,伴呼吸困难2天。患者2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易于疲劳,双眼睑交替下垂,晨轻暮重,此后逐渐出现四肢乏力。诊断为重症肌无力,胸部CT未见异常。予溴吡斯的明配合中药使用,改善时可操持家务以及工作,疲劳时则休息,症状基本平稳。年剖腹产1子,产后因育儿疲劳,全身无力明显加重,并出现构音、咀嚼、吞咽不利。2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恶寒,呼吸困难,全身乏力,纳少,大便溏薄,夜寐欠安,起床、提重物、上楼困难。目前溴吡斯的明mg/d,约半小时起效,维持5小时。查体:神清,气息略急,言语低怯;两肺呼吸音清,未及干湿啰音;心界不大,心律68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及杂音;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四肢肌肉无萎缩;双下肢无浮肿。专科检查:服用吡啶60mg2小时后言语低怯;右睑下垂,两眼球上视不能,指测向上视有复视;鼓腮不全,舌抵腮抵腭不能;张口不全,咽部无分泌物潴留,伸舌不出关;双手直臂上举不到位,不能双手平抬立掌;握拳无力;起立需人帮助。舌色淡,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缓。

诊断:虚劳脾肾阳虚型(重症肌无力)。

辨证:患者虚劳史20年,目前全身乏力、呼吸困难、舌淡苔薄、脉缓,此为脾肾阳虚之象,肾为气之根,肾虚则气无所出。

治则:①急则治其标:新斯的明1mg肌注,半小时后,呼吸困难有所缓解。②益气温阳补肾。

处方:制附子(先煎)12g肉桂(后入)3g熟地15g山萸肉9g锁阳12g怀山药12g炒党参15g炙黄芪60g当归12g鹿角胶(烊冲)12g白术12g甘草6g14剂

武火急煎ml,4小时后服第二煎。次日起,每日两次煎服。

二诊:年4月15日。上药服后呼吸困难症状有所缓解,恶寒不作,全身肌力改善,纳可便调,右睑下垂,吞咽顺利,伸舌出关,起立时不需他人帮助。舌色淡红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缓。上方加降香6g,30剂。

三诊:年5月14日。呼吸顺畅,右睑仍有下垂,可缓慢上至3楼,胜任简单家务,不耐疲劳。舌质淡红,苔薄白,边有齿印,脉细。首诊方减鹿角胶,加黄精12g,30剂。

四诊:年6月10日。呼吸顺畅,右睑略有下垂,纳可便调,四肢肌力尚可,易疲劳。舌质淡红,苔薄白,边有齿印,脉细。仍守上方30剂。

上药服后症状趋于平稳,疲劳时右侧眼睑下垂,咀嚼吞咽以及呼吸均顺畅,纳可便调。舌质淡红,苔薄白,齿印减轻,脉细。随访5年,未再出现呼吸困难表现,疲劳时右睑偶有下垂,四肢肌力如常。

最后希望每一位重症肌无力患者都不要轻言放弃,目前重症肌无力是可以治愈的,我院也治愈上千位重症肌无力患者,可咨询专家助手咨询更多解决重症肌无力病痛方法,让自己早日远离疾病困扰。助手0下方是







































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
白癜风哪家医院治疗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fdhhc.com/jbcs/10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