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言说;重症肌无力是一个比较恐怖的疾病,但是当你真正了解重症肌无力的时候其实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恐怖。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特殊的疾病,其实是可以治疗的。
什么是重症肌无力?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累及神经肌肉接头的自身免疫性疾病,90%的患者伴有胸腺异常。说起,“重症肌无力”,人们在生活中往往很害怕,因为病名中有“重症”两个字。其实,“重症肌无力”大多不是“重症”!“重症肌无力”中最常见的类型—“眼肌型重症肌无力”,可长期,甚至终生只累及眼肌病人只是视物有重影,几乎不影响日常生活。
目前重症肌无力常见的病因有哪些?
1。研究最多的是有关重症肌无力与胸腺的关系,以及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在重症肌无力中的作用,并且症明,血清中的抗AchR抗体的增高和突触后膜上的沉积所引起的AchR数目的减少,是本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2。重症肌无力与非MHC抗原基因,如T细胞受体(TCR),免疫球蛋白,细胞因子及凋亡等基因相关,TCR基因重排不仅与重症肌无力相关,且可能与胸腺瘤相关,确定重症肌无力病人TCR基因重排方式不仅可为胸腺瘤早期诊断提供帮助,也是重症肌无力特异性治疗基础。
3。重症肌无力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NC)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受体减少,血浆皮质醇水平正常,动物实验提示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受体减少易促发EAMG。
4。近年来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研究显示,重症肌无力发病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根据MG发病年龄,性别,伴发胸腺瘤,AChR-Ab阳性,HLA相关性及治疗反应等综合评定。
重症肌无力分为哪几种类型?重症肌无力已经是人们较为熟知的一种痿症疾病,对患者和家属造成的危害和影响都是很大的,因此,重症肌无力的早发现早治疗就很重要。重症肌无力的类型有很多,对于不同类型的重症肌无力患者表现症状不相同,治疗方法也不尽相同,以下简单介绍一下重症肌无力分为哪几种类型。
1、延髓型重症肌无力
这类患者主要表现为面部肌无力、说话吐字不清、吹气无力,容易感到疲劳等。这些症状通常都是在上午较轻,傍晚加重,患者通常还伴有轻度的四肢肌无力或眼外肌无力,延髓肌受累很容易诱发全身其他骨骼肌群,引起上呼吸道感染,从而诱发肌无力危象。
2、全身肌无力型重症肌无力
重症肌无力分为哪几种类型?全身肌无力表现为延髓肌、面部表情肌、咀嚼肌、眼外肌、颈肌、四肢肌群同时受累而引起的全身肌无力的症状。
3、单纯脊髓肌型重症肌无力
这种重症肌无力患者主要表现为四肢近端肌肉无力,上台阶或者公交车时易跌倒,上楼困难,洗脸梳头手臂不能上举等,在休息或者服用药物之后症状会有所改善。但是大多数的患者在出现四肢肌无力的症状后,短短的几个月或者几年内便会迅速衍变成全身肌无力。
4、眼肌型重症肌无力
这是一种常见的重症肌无力症状,患者表现为眼睑下垂,眼球转动有障碍等,患者初期会表现为一侧出现眼睑下垂,病情加重后会出现双侧一起下垂或者左右眼交替性的眼睑下垂。一部分患者能够恢复,而成年发病的眼外肌型重症肌无力患者常会在数年内衍变为全身性的肌无力。
5、新生儿重症肌无力
约有12%重症肌无力母亲的新生儿有吸吮困难、哭声无力、肢体瘫痪,特别是呼吸功能不全的典型症状。生后48小时内出现症状,持续数日至数周,症状逐步改善,直至完全消失。母亲、患儿都能发现乙酰胆碱受体抗体,症状随抗体滴度降低而消失。血浆置换可用于治疗严重呼吸功能不全患儿,呼吸机支持和营养也是治疗关键。
重症肌无力分为哪几种类型?以上就是关于重症肌无力的分型的介绍了,希望以上的内容能对你有所帮助!
中医如何辨证论治?
中医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中医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重症肌无力属“痿症”范畴。根据中医理论,在治疗上加用中医中药,可以减少免疫抑制剂带来的副作用,在重症肌无力的治疗上起着保驾护航的作用,而且能重建自身免疫功能之功效。
李艳波大夫表示;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按照中医理论归属为痿证范畴,眼肌型又称睑废、睑下垂。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将该病归属风痿范畴,即虚邪贼风,致病最主要因素在于体虚。据临床数据统计,中医治疗具有明显疗效,可全程参与,且治疗副作用少,不良反应相对较少。但需经验丰富医生指导治疗,急性进展期,以健脾补肾、化浊解毒为主要治疗原则,恢复期或稳固期,主要以健脾补肾方法治疗。
南京桃清堂,李艳波大夫采用“桃清止萎汤”纯中药治疗重症肌无力,桃清止萎汤是通过多年治疗很多的患者结合历代文学总结出的经验方,并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为一人一方,针对性治疗。依据辩证结果从发病根源着手以益气生肌;宣肺润燥,滋阴养元;益肝补肾,补益扶正,祛邪正气,舒经活络等方式,调节脏腑功能,平衡气血阴阳,使患者恢复健康。
若有更多疑问可以拨打咨询预约或者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