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春阳的母校。
重症肌无力导致他的手脚变形。
包头最艰难考生
李春阳,包四中届高考毕业生,以文科高考成绩分(差一分上一本线),被河北中医学院中医专业录取。从普通学生角度来说,李春阳的成绩很一般,但对于一家三口都是残疾人,患有严重神经末梢肌无力的李春阳来说,能考出这样的成绩,可谓是“包头最艰难考生”考出的最好成绩。但就在喜讯传来时,一家人却在为他该咋上大学而犯愁。在此情况下,在高考志愿填报期间,全程免费为他提供了无偿服务的慧明教育负责人张利民,把他的情况告诉了无冕哥,他的故事才被挖掘出来。
遗传疾病导致残疾
7月21日,当清晨的阳光洒进昆区丰盈小区那间五十多平米的小屋时,李春阳赤脚挪步到沙发上迎接无冕哥。这是一双明显僵硬变形的脚,在家时,无论冬夏,他基本都光着脚,不是他喜欢这样,而是那双脚穿鞋时,需要同时套上一双价值多元的矫正器,否则他无法正常行走。肌肉萎缩导致他的双脚不但失去了正常扭动等功能,而且成了严重的马蹄内翻足,行走时全凭两条腿提脚离地,所以他必须绑上矫正器。
6岁那年,当一向健康的李春阳在走路时,毫无征兆地摔倒时,紧随在后,跛脚而行的爸爸李景超和妈妈田变英互望一眼,都心中一紧:他们最害怕的事情真的发生了?
危险来自持有二级残疾证的李景超。二十岁前,在黑龙江老家生活的他,身体和正常人没有区别,可就在有一天摔了一跤后,他的身体开始出现异常,两条腿,两只胳膊上的肌肉开始萎缩,直至肌肉萎缩得两条腿只能勉强行走。父母早亡,家贫如洗的他,不得不随姐姐来了包头。
和田变英成家后,略有些积蓄,医院就诊后,被确诊为“末梢神经引起肌肉萎缩”。“这种肌肉萎缩和肌无力症状会遗传给孩子,何时发病谁也不知道。”医生的话,让当时已经有了李春阳的夫妇俩心理埋下了阴影。他们期望奇迹出现,儿子不会遗传父亲的病,但想不到病魔这么快就降临到了儿子身上。
因为不停地摔跤,症状逐渐加重,上小学后,李春阳成了不懂事的小伙伴们嘲笑的对象。那时,还不能从心理上接受疾病的李春阳,没少和同学们打架。每次扶起儿子时,田变英都忍不住失声痛哭:“老天啊!我们两口子已经够可怜了,你为什么还要将不幸降临到这个孩子身上……”
田变英的残疾在右腿上,患病原因如果放在现在,应该是一场医疗事故——刚降生时,她的右髋关节被护士揪脱了!但整日不停,撕心裂肺的哭声,没有引起医护人员注意,所以没人发现她的问题。等到她会走,但姿势异常时,医院去看病,治疗时机已错过,她只能跛着腿长大。
肌肉萎缩带来的病变最终显现在李春阳的手脚上。他的双手变形,十指无法伸直,只能勉强握笔写字。“因为写字速度比别人慢得多,所以高考时我连历史题都没答完。”高考一模、二模时,他的分数都在分以上,高考题型的变化,难度的增加,让他最终以一分之差,没能上了一本线。
穿鞋、写字、翻书,这些最平常的小事对李春阳都很艰难。
他曾跪着求学
一般人家,孩子小学五六年级时,家长基本就不再接送了,而田变英却不得不一直送儿子上学。上了包四中后,病症导致李春阳的双脚掌已完全不能着地,走路全靠两个外脚背。田变英说:“一个月磨烂一双鞋,两个脚背还是磨得整天出血、化脓。怕他太遭罪,早晨从同利商场附近我妈家把他送到学校后,中午就让他住校,而我中午则时常到学校给他上药。”
双脚烂得最厉害时,李春阳有时不得不在教室里、家里跪行。看到他的艰难和不易,包四中师生都时常帮助他,学校还曾给他减免相关费用。
即便如此,老师在不忍之余,还是和田变英说:“这么下去孩子太遭罪了,还是让他休学治病吧。”在老师的劝说下,年9月,李春阳不得不休学回家。之后,夫妻医院,做了双脚内翻矫正手术。手术后,李春阳才能双脚掌着地,带上矫正器行走了。
年9月,李春阳重新回到学校。这次,他坚决不让妈妈再送了。“上下学我自己能行,实在不行还有同学们帮我,你就让我自己学着长大吧!”儿子的话让妈心酸,但田变英还是让他自己上下学了。每天早晨,李春阳坐着公交车,从姥姥家到包四中。晚上10点放学后,因为没有了公交车,他只能从学校走回家。那段路正常人只需走10分钟左右,而他要走半个小时。雨雪天时,他走得更慢,更艰难。被他的刻苦努力,坚韧不拔所感动,几个和他顺路的同学,常常陪他一起走回家。
尽管已能正常行走近两年,但因为外脚背还会被鞋磨,因而他双脚外脚背上,当初的脓血换成了多处被磨出的老茧。
除了上下学,爬楼对于李春阳来说,更是难以逾越的困难。双脚的肌无力,导致他在爬楼时,不得不用僵硬、萎缩的双手揪着楼梯扶手上楼。高三时,他所在的年级搬到了五楼。每天爬上楼后,他就一天不下楼了,午饭由同学给代买。为了避免到三楼上厕所的艰难,每天白天他不敢多喝水,只在放学后,才顺路去趟厕所。
尽管做了矫正手术,但他的双脚外侧还是被磨出老茧。
尽管艰难不易,但妈妈为有这样的儿子而骄傲。
妈妈教他学会坚强
在妈妈的开导和教育下,长大的李春阳逐渐接受了身体残疾的事实。“生活就像照镜子,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你对它笑,它也会对你笑。既然命运给了我这样的身体,我为什么要向它低头,我必须学会笑对人生!”李春阳说。
心理状态,生活态度的转变,努力拼搏的付出和精神,让李春阳赢得了同学、老师的帮助、尊重和关爱。尽管动作笨拙,跟不上同学们的正常节奏,但休息时,李春阳也和同学们一起打乒乓球、台球、玩网络游戏。“输就是输,赢就是瘾,我不需要他们让着我,平等相处的关系,让我和很多同学成了好朋友。”
没有父母不盼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康成长,在现实不能改变的情况下,李春阳的父母也将自己的期盼寄托在幸福时刻。李春阳12岁圆锁那年,一家人也去照了幸福的全家福!在艺术世界里,李春阳留下了阳光快乐,健康活泼的留念,而这本相册则成了父母最珍视的宝贝。
他多么盼望现实中的自己真的能满场飞奔地踢球啊!
慧明教育无偿帮他填报志愿
早在高考还未开始时,李春阳便打定了考出去,先上大学,再考研究生的主意。“只有离开爸爸妈妈,我才能真正锻炼出独立生活,独立求学的能力。他们身体不好,年龄也大了,养育我一场,我将来绝不能再成为他们的累赘。我相信上完学,工作后,我一定能自食其力,活得像个响当当的男子汉!”
高考该填报什么志愿,这是李春阳早就在考虑的问题。以他的身体状况而言,很多工作他都没法干,当个中医,将来既可以为自己,也可以为别人治病,这对他而言是最理想的专业。妈妈同意了他出外上大学的想法,但她希望儿子能考到北方的医科大学。
为此,在一模进行完后,经人介绍,田变英来到慧明教育机构,咨询填报志愿的事情。慧明教育是由几位从包头各高中名校等处退休,曾长期主管学校招生、志愿填报等工作的校领导创办的。看到李春阳的情况,几位指导老师一致决定,全程免费为他进行指导和服务。
慧明教育负责人张利民告诉无冕哥:“我们每个人都是高工资,都不缺钱,办这个机构不为挣钱,只为了发挥余热,能给更多的考生服务。填报志愿阶段,我们每天在办公室接待学生和家长。过了这段时间,我们要么就出外游玩,考察各地院校的实际情况,要么就受自治区内各盟市教育部门聘请,去当专家、评委等,或做些指导工作。
二本填报志愿时,在张利民指导下,经过一番选择和定位后,到快关网时,李春阳紧张得一天没吃进饭。虽然河北中医学院并无不录取肢体残疾考生的规定,但该校在内蒙古只有两个专业招生——中医学和针灸推拿各3名。僵硬、变形的双手,使得李春阳连针都拿不住,更没劲给人按摩,所以对他而言,唯一的希望是中医学。
当天的志愿填报中,曾有几个考分比李春阳高的考生选择该专业,他一度被挤出前五名,为此,他曾失望得瘫成了一堆。此时,经验丰富的张利民一方面帮他确定了另一所备选学校,另一方面鼓励他不要失去信心,坚守河北中医学院。也许是他的艰难和不易感动了老天,就到关网前,有两个排名在他之前的考生相继离去,他排在了第三名。志愿填报完成后,因为担心身体原因被退档,在等待录取结果期间,李春阳一家人也是吃不下,睡不着,直到最终从电脑上看到被河北中医学院“录取”字样后,一家人才喜极而泣。
外出求学路将异常艰难
对于儿子的远行求学梦,李景超夫妇是既支持又担忧。除了身体上的担忧,担忧还来自家庭的困境。他们夫妇俩都是原包钢大集体的工人,企业改制后,两人基本成了不给工资,只给上社保的安置人员。为了生活,供儿子上学,夫妇俩先是在外面四处打零工,之后又一起到亲戚开的饭店打工。日子刚稳定不久,他们的生活就又将陷入艰难。今年11月,饭店房屋租赁到期后,因生意不好,亲戚将不再干了,而他们也需另谋出路。
拮据的生活状况,再加上近两年父子俩接连做手术(李景超前年曾做手术),家里的积蓄所剩无几。“孩子一年的学费是3元,再加上生活费、食宿费,粗算下来,一年也得小2万元。所以我们必须都得继续打工,才能供儿子上大学。”
虽然儿子想离开父母,锻炼独立生活能力,但当妈的终究还是不放心。“我想先让他自己去石家庄试一段,等这面饭店的事儿清利了,我就到石家庄去打工。现在最担心的是,我这样的身体状况,到那面能不能找到合适打工的地方。如果打不了工,我们又没有退休工资,真不知道能不能供儿子上大学。
李春阳说:“这也是我最担心的。别人可以勤工俭学,我连这机会都没有,5年的医科大学,至少需要花十几万元,没人资助,即便是爸爸妈妈都去打工,我这学恐怕也难上下来。我打算过几天去办生源地助学贷款,这样至少可以先去上学。如果有人愿意资助我,将来我一定不会让恩人失望,做一个对社会,对父母,对帮助我的懂得感恩的人。”
有一种困难叫希望还在,有一种帮扶叫雪中送炭。“包头最艰难大学生”在等你的爱心,如果愿赠人玫瑰,余香在手,可拨打田变英。
长按图片,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