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重症肌无力 > 饮食治疗

重症肌无力危象住院死亡率的预测评分一项回

引言:EuropeanNeurology杂志于年10月发表了”重症肌无力危象住院死亡率的预测评分:一项回顾性中国队列研究”(PredictiveScoreforIn-HospitalMortalityofMyasthenicCrisis:ARetrospectiveChineseCohortStudy)一文,由长医院神经内科的吕志国和医院神经科团队完成。研究背景目前对于重症肌无力危象(MC)的治疗方案日趋完善,院内死亡率虽然逐年下降,但仍缺乏有效的指标预测危象患者的预后,针对重症肌无力患者院内死亡的预测仍然是一个重要的临床问题。因为导致院内死亡的相关因素众多,与其密切相关的因素目前仍不明确。本研究旨在回顾性探索影响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院内死亡的相关因素,并建立预测评分系统。研究方法入组患者:回顾性纳入78例就诊于医院神经科而诊断为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治疗手段:注射用甲泼尼龙/静脉丙种球蛋白/血浆置换/抗感染等,由当时的主诊医师视病情决定。分组及对照情况:将院内死亡作为结局指标和分组原则,分为非死亡组及死亡组。观察指标:首次发病年龄,性别,插管/气切,插管时间,首发重症肌无力MGFA分型,首发至初次危象时间(天),MC发作次数,MC之前的治疗,感染,合并胸腺瘤情况、胸腺切除时间、心脏骤停、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最高的外周中性粒细胞比例、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共17项相关因素。统计方法:单变量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确定危险因素,同时确定预测评分。Bootstrap重采样被用于评估危险评分模型的内部效度。结果1.在确诊为MC的78例患者中,共有17个变量纳入后期亚组分析,其中确定了血清白蛋白最低25g/L,血红蛋白最低g/L,外周中性粒细胞比例最高85%,MGFA分型,感染性休克,胸腺瘤(侵袭性胸腺瘤与非侵袭性胸腺瘤),肺部真菌感染和心搏停止8个变量同临床结局相关。2.如表2所示,将相关变量进入logistic回归模型中,包含MGFA分型,感染性休克和心脏骤停3个变量的患者其死亡几率都比没有包含的患者高。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的p值为p=0.53,表明模型的标定效果良好。3.作者给与上述三个因素进行了赋值,如图2、3和表3所示。最终结果如图1所示,0-7分的预测评分使用bootstrap法得出的AUC为0.。结论本研究通过回顾性研究论证并建立了基于三个临床特征(MGFA分型,感染性休克和心脏骤停)的临床评分系统,用于预测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的院内死亡率。编者按:本项研究虽然为回顾性研究,但同样带给我们两点深深的启发。其一,它


转载请注明:http://www.fdhhc.com/yszl/11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