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肌无力是主要容易导致下肢疲惫乏力,到后期的话有可能还会出现有全身的症状,甚至还会出现有呼吸困难,会出现有肌肉萎缩,严重的话也有可能还会危及生命,这个会减少患者的寿命,一般中医治疗重症肌无力,主要是可以用一些补益气血的中药,比较常用的中药方补中益气,同时还可以用一些中药黄芪,大枣,熟地当归,牛大力煲汤喝,也可以做一下中医的推拿和针灸方法,一般可以选择足阳明胃经的一些穴位,还可以多点按摩下足三里穴,三阴交穴,关元穴,气海穴,都是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的。
中医在治疗疾病上,有很好效果,中医能够治疗多种疾病,对中医这样治疗方法选择,都是可以放心进行,不过中医治疗疾病上,患者也要注意,这类治疗方法在使用过程中,饮食上要忌,否则对疾病这类没有任何帮助。清代邹滋九在《临床指南医案·痿》中指出,痿证为“肝、肾、肺、胃四经之病”。
中医治重症肌无力有秘方清单:
一、在治疗脾胃虚弱的时候: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运化水谷,统血、主肌肉、四肢。脾胃虚损,运化无能、气血生化之源不足,肌肉失养而成为痿症。临床表现为:肢体软弱无力,肌肉枯萎瘦削,伴有神疲倦怠,食少便溏,面色虚浮无华细
治疗原则:健脾生血、益气生肌。
方药:党参15克、黄芪30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山药15克、当归12克、柴胡12克、升麻6克、炙甘草6克、大枣10克、炙鸡内金12克。
二、血虚血瘀:《成方便读》指出“络中有一湿痰死血,既不仁且不用。”血虚则四肢失养、血瘀则阻脉络成痿。病状表现为四肢软弱无力,手足麻木不仁,面色无华或唇紫
治疗原则:养血活血、祛瘀通络。
三、肺热伤津:肺主皮毛、宣发、升降。温邪上受,首先犯肺,肺热叶焦、津液不足、气血运行失常、四肢五体失养而成为痿。病状主要表现为四肢痿弱无力,肌肉萎缩,肢体变形,皮肤枯燥或伴有发热,呛咳无痰,小便短赤、热痛
治疗原则:清肺润燥、益气养阴。
四、肝肾亏虚:肝藏血、主筋,肾藏精,主骨、肝肾亏虚、精血不足,筋骨经脉失去濡养而成痿。病状表现为:下肢痿软无力,不能久立,腰脊酸软。一侧或双侧感觉障碍或痛觉消失。并有头昏目眩、耳鸣、遗精、遗尿或月经不调数
治疗原则:益肝补肾、滋阴清热。
方药:生地15克、山药15克、山萸肉12克、女贞于12克、泽泻9克、丹皮6克、枸杞子12克、菟丝1子12克、党参12克、麦冬12克、玄参12克、天花粉n克。
本病病变部位多在筋脉肌肉,但根底在五脏的虚损,以脾肾虚损为主,病性为本虚标实,标实为痰湿和瘀血,这两者贯穿疾病的始终,而外感六淫之邪往往是重症肌无力发作的诱因。
治疗案例:
李某,女,30岁。患者半年前因产后,突然出现右眼睑下垂,日轻夜重,继则眼球呆滞不灵,活动受限,一月后左眼睑下垂并有复视、痉挛、抽搐等现象,咀嚼吞噬困难,手不能执笔、写字,亦不能端碗拿筷,不能看报纸,两足痿软,步履艰难,经常跌倒,身软无力,精神疲乏,大便干结,小便频数(一夜5~6次)。舌嫩无苔、有裂纹,脉弱。患者曾去它院诊治,给予新斯的明、抗胆碱酯酶等药治疗无效,诊断为重症肌无力。
[治则]补益脾肾,兼熄肝风。
[方药八角固力汤]淮山药15克,熟地10克,白术10克,莲肉15克,菟丝子15克,枸杞子15克,金樱子15克,覆盆子15克,肉苁蓉15克,钩藤15克,僵蚕15克,全蝎15克。上方服三个月,症情减轻;钩藤、僵蚕倍用,又服一月,眼睑痉挛已有明显好转,两眼睑下垂及复视仅下午才出现,步履有力,大便已通,但感腹胀。故上方去全蝎、僵蚕、钩藤、肉苁蓉、莲肉、熟地,加陈皮10克,当归12克,白芍15克。服一个月,前后共治疗五个月,上述诸症已正常。为巩固疗效,原方又服三个月。以后随访,恢复良好。
中医讲辩证施治,以上药方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服用!如擅自抓药出现任何异常,后果自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