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和母亲两人都八十岁了,我现在越来越觉得,此时需要陪伴在他们身边。这事儿最初,是因为有一次我观察到有蚊子围着父亲飞,而父亲根本就无法察觉,无力轰赶,当时我想,如果房间里面有蚊子,那父母是要挨一夜叮咬的,于是心中很难过,就决定开始多多陪伴父母了。
现在情况好多了,我虽然因为工作,也不会一直在家里,但是我们家里现在有一位非常出色的保姆,还有妹妹从澳洲回来,所以父母现在被照顾得很好,这也是令人欣慰的事情。
说起妹妹的回国,也是这个原因,当时父母在澳洲,觉得非常不适应,好像左邻右舍都说英文,父母全然不懂,虽然他们住在布里斯班,风景优美,但是父母觉得很孤单,于是回国。这样,妹妹罗玲也决定回国,她说她要亲眼看着母亲是怎么越活越年轻,怎么穿的像个花蝴蝶和大妈们跳舞的。
而找保姆,家里也费了好多心思,保姆的磨合非常关键,我们已经请过各种保姆,有的保姆不但帮忙不利,还和家人性格不和。比如曾经有个女保姆,浓妆艳抹,对我母亲说:“我在别人家干活,我洗完澡出来,桌子上的水果就必须给我供上。”我母亲当时听罢差点糊涂——我是您的保姆吧?
最终,找到了现在这位保姆,和我们家关系处得非常好,保姆家遇到什么事情我们都会出面帮忙,结果慢慢处得如同一家人,这是令我非常开心的事情。
现在,只要我和父母坐在桌前,看着父母一口口地吃饭,我都会觉得开心幸福,这种感觉,是很奇特的,说不清楚为什么,但那真是从心里发出的快乐。
我知道这个世界上机会很多,如果单纯说做传播国学和中医的事业,在北京和上海要便利得多。在那里说开班讲课,会有很多人来,在沈阳,坦诚地讲,对此关心的人会少很多。同样一个出版社组织签名售书,在北京王府井场面火爆,几近失控,但是在沈阳签售,只来了二十来人,其中还包括了从外地来的患者,令主办单位很诧异,我说这是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不均造成的。所以如果我扎根北上广,估计会有更广阔的平台,但是我衡量再三,觉得面对父母的情况没有办法,很多好的机会,只能忍痛放掉。因为在沈阳照顾父母的这个机会,我无法回避。
现在很多儿女是考了大学,留在外地工作,然后在外地成家,与父母分隔两地。如何处理这个问题,其实我也是没有想到解决之道,所以只有放弃一途。
之前,我在外面工作,父母总是说一切都好,我也放心,但是现在回到家里才知道,其实他们有各种问题。比如:为了省钱,他们会选择买最便宜的菜或者水果,甚至快要腐烂的水果,这是我们的生活标准所不能容忍的;血压突然异常了,他们会从抽屉里面胡乱地翻出药来吃,很多老人会定期地拉开抽屉,看剩什么药了,要打扫干净,都给吃了,像对付冰箱里面的剩菜一样;真的生病了,下大雨了,却无法出去买药。
东北有些家里冬天取暖是自己调节温度的电采暖,冬天的时候,孩子回家如果事先通知了,家里就非常温暖,可是如果孩子不告诉他们,突然袭击,就会发现家里冰冷,父母穿着羽绒服在房间里,为了节省电费,他们会把温度调到最低。
如果儿女提前告诉父母要回去,到家后您会发现冰箱里面的菜总是满满的;可是如果您突然袭击,就会发现冰箱里面空空如也,老人会用咸菜萝卜等简单的方式进食。
你不在家时
你在家时
而且根据我的经验,老人会向儿女们谎报军情,医院里一边躺着打点滴,一边告诉你:“一切都好,我和你爸爸在菜市场逛呢!”
别听他们“你们好好工作吧,我们自己挺好,不想你们,不用回来!”好像他们不会思念儿女,实际上,他们和左邻右舍的老人兴高采烈地聊天,很大比例的内容,都是聊自己的孩子:“我的孩子在北京工作可好啦!”然后,聊天结束,他们自己蹒跚着往家走,身影孤独。
我们小区有位老人,孩子在国外,她自己孤身一人居住,每天牵着一条狗度日。她自己患糖尿病,每天自己注射胰岛素,自己做饭。我母亲说:这老太太再没有精力,也要自己做饭,因为如果不做,她就会饿肚子的。前几天,这老人眼皮垂了下来,医院检查,是重症肌无力,我母亲因为发现有几天没有看到她遛狗,于是联络她,她来到我们家,默然地坐在那里,我感觉很伤感。其实我到现在为止都不知道她的孩子是否知道自己母亲病了。
我母亲说:“以后多和她联络吧,多去看看,这个老太太哪天自己在家里走了,估计都不会有人知道。”